-
<正>(2024-10-25)受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现发布2023年全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2023年(2023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报告接种疫苗5.68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373例,总报告发生率为0.95/10万剂次。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疫苗异常反应预期发生率相比,我国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其预期范围内。在5 373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4 279例、血管性水肿14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126例。异常反应报告数较多的疫苗为麻腮风联合疫苗1 802例、乙脑减毒活疫苗266例、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265例。其中,麻腮风联合疫苗主要反应为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血管性水肿,
2024年06期 v.14 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9月23—26日召开了2025年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会议,经过对全球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病原学及疫苗血清学分析,于27日公布疫苗组分。用于鸡胚疫苗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分如下:·A/Victoria/4897/2022 (H1N1)pdm09-like virus;·A/Croatia/10136RV/2023 (H3N2)-like virus;·B/Austria/1359417/2021 (B/Victoria lineage)-like virus.用于细胞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或核酸疫苗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分如下:·A/Wisconsin/67/2022 (H1N1)pdm09-like virus;
2024年06期 v.14 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数据要素基本特征和战略地位,以提升中医药行业数字化思维为切入点,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主线,以发挥中医药数据的赋能作用为导向,
2024年06期 v.14 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正>8.助推中医药健康管理。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中医健康监测设备和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中医体质等中医数据采集记录,整合体检、疾控等数据,开展主动健康管理、个人健康画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卫生健康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数据应用示范研究,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优势。(二)数字化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9.推动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开放共享。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应用数字技术建设“数字化传承工作室”“数字诊室”等,利用数字技术复现名老中医诊疗过程和诊疗思路,数字化记录教学行为,总结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疗效跟踪等经验,推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创新发展。10.推动中医药教育数字化发展。推进中医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2024年06期 v.14 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
<正>2024年9月(9月1日0时至9月30日24时),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89950例,死亡2321人。甲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例,为霍乱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3826例,死亡2319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血吸虫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146 669例,报告死亡332人)、肺结核(报告发病55609例,报告死亡247人)、梅毒(报告发病54136例,报告死亡3人)、百日咳(报告发病17316例,报告死亡2人)和淋病(报告发病8923例,报告死亡0人),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0%。
2024年06期 v.14 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2月19—22日召开了2024—2025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会议,经过对全球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病原学及疫苗血清学分析,于23日公布疫苗组分。分别用于鸡胚、细胞和重组疫苗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分如下:Egg-based vaccines·an A/Victoria/4897/2022 (H1N1)pdm09-like virus;·an A/Thailand/8/2022 (H3N2)-like virus;·a B/Austria/1359417/2021 (B/Victoria lineage)-like virus Cell culture-or recombinant-based vaccines·anA/Wisconsin/67/2022(H1N1)pdm09-likevirus;·anA/Massachusetts/18/2022(H3N2)-likevirus;·aB/Austria/1359417/2021 (B/Victoria lineage)-like virus2020年3月份以来未确证检测到自然存在的B/Yamagata系病毒。
2024年06期 v.14 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正>(五)数字化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合作16.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支持建立中医药古籍数据库、中医药文物数据库、中医药知识库,建设中医药教育文化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研究推动中医药图书、期刊、报纸、媒体、网站数字化转型,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推进中医药数字图书馆、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等线上线下数字化场馆建设,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利用数字化手段为群众提供更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服务。17.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支持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立中医药数字贸易平台,推动中医药贸易数字化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跨境医疗、远程教学、中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等工作。支持开展传统医药数据跨境监管机制交流与合作。
2024年06期 v.14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正>2023年(2023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 705 094例,死亡26 947人,报告发病率为1 326.84/10万,报告死亡率为1.911 5/10万。甲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4例,其中鼠疫报告发病5例,报告发病率为0.000 4/10万。
2024年06期 v.14 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 陈俊薇;冯昌增;楚昭阳;刘煜菡;张名;李丽;马绍辉;
目的 对4株2022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监测中鉴定出的CVA6病毒分离株(coxsackievirus A6,CVA6)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为CVA6的流行病学和疾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s,RD细胞)对4株云南CVA6病毒分离株进行病毒增殖,收获增殖病毒。提取病毒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其VP1(viral protein 1,VP1)序列,并由昆明擎科生物科技公司完成VP1序列测定,利用NCBI在线网站BLAST比对鉴定其血清型。设计针对CVA6全基因组各片段的引物,分段扩增序列并测序获得各段序列,使用DNAStar 7.1软件中的SeqMan拼接序列,采用Mega 7.0、Simplot 3.5. 1等软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和基因重组进行分析。结果 4株云南CVA6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6.83%~98.38%和98.73%~99.36%,均属于在中国大陆近年流行的优势基因型D3基因亚型中的D3a分支。4株云南CVA6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区与肠道病毒A114型(enterovirus A114,EV-A114)原型株V13-0285、柯萨奇A组5型(coxsackievirus A5, CVA5)原型株Swartz、 CVA16原型株G-10、CVA4原型株High Point、CVA14原型株G-14聚类在一起。结论 4株CVA6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区与其他肠道病毒A组血清型原型株之间可能有重组事件发生,4株云南CVA6病毒分离株均属于中国大陆流行的优势基因型D3a,近几年云南地区的CVA6流行株传播可能为多条传播链共循环。
2024年06期 v.14 547-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 周雨晴;王筱;张胤雯;赵冰;张雪纯;郝莉鹏;潘丽峰;
目的 筛选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的敏感细胞系,为毒株分离及后续病毒机制研究与疫苗候选株筛选提供合适的细胞基质。方法 将CVA6毒株分别感染非洲绿猴肾(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Vero)细胞、人胚肺二倍体(human embryo lung diploid cells,KMB17)细胞、恶性胚胎横纹肌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和人喉癌上皮细胞(human larynx epidermoid carcinoma cells,Hep-2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以病变特点、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median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进行敏感细胞筛选。以细胞形态、活力、生长曲线、传代稳定性、病毒敏感性为检测指标验证Vero细胞为基质的CVA6毒株的适应性。结果 4种细胞对CVA6的敏感性依次为Vero>KMB17>RD>Hep-2,其中以Vero细胞开始病变时间最快,感染性滴度最高(3.777 lgTCID50/ml),可作为CVA6疫苗候选株的理想基质。所用工作细胞种子为复苏后24 h活率为98.97%,呈梭形上皮样形态,铺路石样排列,生长曲线呈S形,在72~168 h进入生长对数期,最大细胞浓度为6.93×106个/ml,群体倍增时间为25 h,细胞连续传10代增殖速度稳定且细胞形态正常,CVA6与CVA16毒株对Vero细胞敏感性一致。结论 Vero细胞是CVA6感染的4种不同细胞中最敏感的细胞,可作为CVA6毒株分离及后续疫苗筛选的首选细胞。
2024年06期 v.14 55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 邵华;朱英斌;房庆军;张俊国;
目的 探讨锌指抗病毒蛋白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感染引起的细胞焦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感染EV-A71病毒)和感染组(感染EV-A71病毒),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RT-PCR检测细胞中VP1 mRNA表达,采用二噁英染色(Dil染色)和4',6-二氨基-2-苯基吡啶核染色(DAPI核染色)检测细胞数量和形态。将GES-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感染EV-A71病毒)、EV-A71组(用MOI=5感染的EV-A71感染GES-1细胞)和pc DNA3.1-ZAP组(在EV-A71组的基础上转染pc DNA3.1-ZAP质粒)。测定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8和IL-1β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随着MOI和感染时间的增加,EV-A71对GES-1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作用越显著。和对照组比较,EV-A71感染GES-1细胞后细胞中VP1 mRNA表达[(2.14±0.21)比(1.00±0.10),t=12.01,P<0.01]明显增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固缩且大小不均。和EV-A71组相比,pc DNA3.1-ZAP组上清液中EV-A71病毒滴度明显降低[(5.21±0.25)比(7.32±0.41),t=10.76,P<0.01]。和对照组比较,EV-A7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 [(64.32±7.18)pg/ml比(20.16±2.32) pg/ml, t=14.34, P<0.01]、 IL-1β [(79.38±8.05) pg/ml比(24.11±3.16) pg/ml, t=15.65,P<0.01]水平、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1.42±0.14)比(1.00±0.10),t=5.980,P=0.01]、NLRP3 [(1.12±0.15)比(0.25±0.03),t=13.93,P<0.01]、caspase-1 [(0.74±0.08)比(0.32±0.04),t=11.50,P<0.01]、GSDMD [(0.49±0.06)比(0.26±0.04),t=7.813,P<0.0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细胞活力[(62.31±3.86)%比(100.00±10.00)%,t=8.613,P<0.01]、p62蛋白表达[(0.21±0.04)比(0.98±0.10),t=17.51,P<0.01]明显降低;和EV-A71组相比,pc DNA3.1-ZAP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32.09±4.05) pg/ml比(64.32±7.18) pg/ml, t=9.577, P<0.01]、 IL-1β [(39.26±4.12) pg/ml比(79.38±8.05)pg/ml,t=10.60,P<0.01]水平、LC3Ⅱ/LC3Ⅰ比值[(1.15±0.12)比(1.42±0.14),t=3.587,P=0.005 0]、NLRP3 [(0.41±0.05)比(1.12±0.15),t=11.00,P<0.01]、caspase-1 [(0.57±0.06)比(0.74±0.08),t=4.164,P=0.001 9]、GSDMD [(0.34±0.05)比(0.49±0.06),t=4.704,P=0.000 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活力[(89.71±5.12)%比(62.31±3.86)%,t=10.47,P<0.01]、p62蛋白表达[(0.56±0.07)比(0.21±0.04),t=10.63,P<0.01]明显升高。结论 过表达ZAP对EV-A71感染所致的细胞自噬和焦亡发挥抑制作用,从而对细胞EV-A71感染达到治疗目的。
2024年06期 v.14 56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彭春娇;段云权;周思蕾;周璐;李存仙;丁启能;韦国清;夏古华;杨洋;
目的 分析楚雄州手足口病不同型别毒株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更为科学的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8—2022年楚雄州辖区10县(市)4 622例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经处理后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应用SAS 9.4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622份病原学标本中,检出阳性3335份,阳性率为72.15%(3335/4622)。各型别病原阳性率分别为:CVA6 (32.65%, 1509/4622)、 CVA16 (26.98%, 1247/4622)、 EV-A71 (6.25%, 289/4622)、CVA10 (1.64%, 76/4622)、 CVA4 (0.24%, 11/4622)、 CVA2 (0.19%, 9/4622)、 CVA6+A10(0.17%,8/4 622)、CVA5(0.02%,1/4 622)、E11(0.02%,1/4 622)、CVA24(0,0/4 622)、EV-A70(0,0/4 622)、其他EV(3.98%,184/4 622)。2018—2022年的阳性率为:58.41%(542/928)、72.52%(541/746)、76.64%(820/1 070)、80.28%(790/984)、71.81%(642/894),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7.669,P<0.001),其中阳性率居前四位的是元谋县84.82%(732/863)、大姚县84.32%(441/523)、永仁县81.31%(235/289)和禄丰市80.10%(314/392);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76.33%(3528/4622),男性阳性率(73.75%, 1913/2594)高于女性(70.12%, 1422/2 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0,P=0.006);夏秋季为流行季。结论 2018—2022年楚雄州手足口病阳性率呈逐年上升,CVA6和CVA16为优势株,应根据流行特征,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建议调整监测方案,推进手足口病多价联合疫苗的研发,通过疫苗接种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2024年06期 v.14 571-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刘少华;刘宇;刘善茹;张中洋;
目的 建立芯片式数字PCR(chip-based digital PCR,cdPCR)方法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病毒载量。方法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确定cdPCR的最佳探针浓度和退火温度,利用CVA6病毒VP1基因的RNA标准品确立cdPCR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随后对cdPCR测定CVA6病毒载量进行方法学验证。利用cdPCR和qPCR方法检测小鼠组织中CVA6病毒载量,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确立了探针的最佳浓度为0.125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3℃;检测范围为3.05~6 726拷贝/μl,检出限为1.59拷贝/μl。验证结果提示cdPCR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均良好。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一致性良好(r=0.93,P<0.001)。结论 基于cdPCR的定量方法能准确反映RNA中CVA6病毒的载量,可应用于疫苗的保护效果评价。
2024年06期 v.14 578-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