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功;邓涛;张磊亮;
目的对1b型丙型肝炎病毒Con1株的NS5A结构域Ⅰ宿主相互作用蛋白进行鉴定分析,为研究NS5A功能及其参与病毒复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构建pGEX-4T-1-Con1-NS5A-35-215质粒,诱导表达GST-Con1-NS5A-35-215融合蛋白并纯化。采用GST pull-down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其相互作用蛋白进行鉴定,并使用OmicsBean在线软件对Con1-NS5A-35-215相互作用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在Huh7.5.1细胞裂解液中鉴定到547个潜在相互作用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参与细胞运输、应激反应、凋亡、蛋白泛素化等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参与蛋白酶体、糖代谢、氨基酸合成、RNA转运等通路。通过免疫印迹验证了Con1-NS5A-35-215可与ACBD3和Vps35结合。结论 NS5A结构域Ⅰ通过其相互作用蛋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调控细胞内运输、应激反应、蛋白稳态等过程。与ACBD3和Vps35相互作用的NS5A的片段缩短为35-215。
2016年04期 v.6 256-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何丽芳;李徽;丁峥嵘;张杰;赵智娴;田炳均;
目的对从云南省病毒性脑炎监测平台中分离到的3株埃可病毒7型(echovirus 7,E7)VP1编码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E7病毒原型株(Wallace)及以前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健康人群和环境污水中分离的E7病毒一起进行VP1编码序列基因特征分析。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3株病毒VP1编码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用MEGA 5.0软件构建3株病毒、E7病毒原型株及云南省以前分离的E7病毒的VP1编码序列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E7病毒原型株(Wallace)为基因型A,云南分离株为基因型B,基因型B又可分为两个亚型,即亚型1(subtype 1)和亚型2(subtype 2),每个亚型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lineage)。3株病毒性脑炎分离株属于亚型1的进化分支2(lineage 2)。结论 E7是一个重要的病毒,在基因进化树中云南省脑炎监测平台分离的E7自成一簇,单独构成一个进化分支,加强E7病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4期 v.6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寸建萍;田子颖;徐闻;尹洁;姜黎黎;周晓芳;田炳均;
目的对2013年云南省22株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13年手足口病实验室监测系统分离到的22株CV-A6病毒VP1区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按参考文献下载基因库中CV-A6病毒VP1区基因参考序列,用MEGA 5.0软件计算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率,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云南省在711份非肠道病毒71型(EV-A71)、非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肠道病毒中共检出CV-A6病毒22份,占3.09%(22/711),CV-A6的阳性总检出率为0.32%(22/6 912)。基因特征分析表明,云南22株CV-A6均为基因1型(Genotype 1)。它们分为3个不同的进化分支,1株为China cluster,6株为Yunnan cluster 1,15株为Yunnan cluster 2。结论除原型株Gdula(AF081297)外,国内外CV-A6病毒存在两个基因型,基因型2又分为8个进化分支,云南分离株分布在3个不同的进化分支,2013年云南省CV-A6的流行存在3个传播链。
2016年04期 v.6 265-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张岱;陈明心;王念跃;任伟宏;李延卿;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 DN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cccDNA的相关性,探讨CHB患者肝细胞内外与活动性肝炎有关的病毒学转变过程。方法对南京第二医院64例未经治疗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均进行了肝穿刺获取肝组织样本。按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HBV DNA>100 000拷贝/ml诊断为活动性肝炎,否则为非活动性肝炎的标准分为两组。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Taqman实时PCR法定量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同时检测肝组织中cccDNA。结果血清HBV DNA和血清cccDNA明显相关(r=0.483,P<0.01),和lg肝细胞内总cccDNA明显相关(r=0.723,P<0.01)。血清HBsAg和cccDNA及lg肝细胞内HBV DNA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活动性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lg cccDNA及lg肝细胞内总HBV DNA,明显高于非活动性HBeAg阴性的CHB患者。活动性HBeAg阴性的CHB患者,乙肝病毒的复制效率(血清HBV DNA和cccDNA的比率)高出非活动性CHB患者20%以上。血清HBsAg水平及HBsAg与cccDNA的比率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阴性的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cccDNA有明显的相关性,血清HBV DNA可以作为肝细胞内cccDNA含量的替代指标,代表着更高效的HBV复制效率。
2016年04期 v.6 270-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邱月锋;张春阳;夏品苍;王征桦;吴守丽;颜苹苹;
目的调查福建省2013年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根据HIV耐药警戒线实施方案,对2013年1~12月福建省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共有90例获得调查,47例样本完成了基因型和耐药鉴定。按pol区分型,主要为CRF01_AE和BC亚型,分别占51.06%(24/47)和34.04%(16/47),B亚型4例(8.51%),BD亚型和CD亚型、CRF01_AE/B各1例(2.13%)。共检测出2例耐药,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主要突变位点分别为T215S和T215F,可引起阿巴卡韦(ABC)、去羟肌苷(DDI)、替诺福韦(TDF)、齐多夫定(AZT)、司他夫定(D4T)不同水平耐药,其中1例还有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突变位点K103N、V108I,可引起依非韦伦(EFV)、奈韦拉平(NVP)高度耐药。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福建省的耐药株流行率为4.26%,小于5%,属于HIV-1耐药株的低度流行水平。需在下一年继续监测,并加强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科学管理。
2016年04期 v.6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潘虹;冯云;杨卫红;章域震;袁庆虹;张海林;周济华;张云智;
目的测定2014年云南省狂犬病病毒(RABV)的G基因序列,阐明它们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用RT-PCR法对RABV的G基因进行全序扩增,并对它们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以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经序列测定,共获得16株RABV的G基因全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本次云南RABV均为基因I型,与四川、广西及既往云南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东南亚流行株也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云南株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100.0%和99.2%~100.0%,它们与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86.1%~99.8%和92.9%~99.8%。云南16株RABV的主要抗原性、嗜神经性、毒力及糖基化等功能位点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信号肽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间差异较多。结论2014年云南RABV间无明显差异,均属于我国主要流行的基因I型中的中国I进化群。云南株RABV的G蛋白重要功能位点未发生变异,仍然保持其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等特征。
2016年04期 v.6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吴昀;冷红英;陈勇;陈强;毕诚;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评价江苏省儿童脊灰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2011-2015年14岁以下健康儿童血清样本,应用细胞中和实验方法检测脊灰中和抗体。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2 00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样本,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5%、98.25%、95.15%;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54.88、1∶75.86、1∶31.62。3种型别脊灰中和抗体GMT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1~岁组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免疫史次数儿童的脊灰抗体水平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完成3次免疫的儿童中和抗体GMT最高。结论江苏省保持了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对儿童脊髓灰质炎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脊灰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6年04期 v.6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李云富;付臻鹏;李刚;罗翀;黄海彬;黄勇;刘春庭;林上炎;周淑芳;
目的建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RV灭活疫苗生产过程中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RV全病毒免疫豚鼠,制备抗RV血清,纯化后作为检测抗体。以购进的羊抗A群轮状病毒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豚鼠血清抗体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样本中RV抗原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应用。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包被抗体的使用浓度为5μg/ml,检测抗体的使用浓度为3.2U/ml,酶标抗体使用浓度为10ng/ml。测定的线性范围为3~94ng/ml,R2在0.993以上,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度为3ng/ml;对不同浓度的RV抗原参考品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1.5%~109.3%;变异系数均小于5.2%;与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灭活乙型脑炎病毒液、小牛血清、人白蛋白、MA104细胞培养上清液、M199培养基均无交叉反应;通过RV灭活疫苗原液纯化过程中间品抗原含量的检测,能有效反映抗原纯化趋势。结论已建立了R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RV疫苗生产过程中间品及终产品的抗原定量检测。
2016年04期 v.6 28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康燕;李晓宁;陆剑云;胡文穗;董智强;李铁钢;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与流行性感冒的相关性,为流感发病的预警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4年广州市全人群每日流感发病人数的数据和同期的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风速等主要气象指标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气象因子与广州市流感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广州市2010-2014年共报告流感确诊病例27 171例,发病高峰集中在夏季;研究其日平均、最高和日最低气温中位数分为23.1℃、27.0℃、20.0℃,日温差中位数为7.1℃,日平均相对湿度中位数为79.0%,日平均日照时长中位数为4.2h,日平均气压中位数为1 005.3hPa,24h降雨量中位数为0mm,日降雨量最大值为3 270m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气温(日最高、日平均、日最低气温、温差)、日平均相对湿度、降雨量与流感发病呈正相关(r=0.095、0.094、0.088、0.073、0.159、0.099,均P<0.01),日照时长、气压与流感发病数之间呈负相关(r=-0.061、-0.058,均P<0.05)。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拟合结果显示当气温为6℃,滞后为30d,RR值最大为1.100(95%CI:1.052~1.149);当气压为1 024hPa,滞后为0d,RR值最大为1.090(95%CI:1.018~1.167);当降雨量为3 200mm,滞后为10d,RR值最大为1.092(95%CI:1.053~1.132)。结论低温、温差、相对湿度、气压、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与广州市流感发病相关,这些因素可以考虑纳入流感预警预测体系。
2016年04期 v.6 294-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高玉华;刘学恩;庄辉;
<正>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可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的病毒,丙型肝炎(丙肝)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民族人群均对HCV易感~([1])。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全球每年近50万人死于HCV感染相关的肝病~([2-3])。20世纪90年代前,儿童感染HCV主要通过血液、
2016年04期 v.6 300-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鱼康康;李宁;施光峰;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影响着全球近2.5亿人的健康。HBV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在病毒复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由于HBV cccDNA以微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被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无法被有效清除,导致了病毒感染的持续,这也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难点。表观遗传是基因表达调控领域的重大发现,其中组蛋白修饰(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所形成的组蛋白密码更是展现了表观遗传调控基因表达的精细复杂。本文拟就组蛋白修饰对HBV cccDNA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2016年04期 v.6 3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田祎;高志勇;王全意;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A组轮状病毒是成人腹泻的重要病原。本文参考国内外成人A组轮状病毒的人群分布、基因分型等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中A组轮状病毒的检出率和流行季节等差异较大。在成人腹泻患者中,年龄较大的患者感染轮状病毒发病的危险高。新型别的轮状病毒陆续被发现,目前已有27个G和37个P基因型被确定,其中G9P[8],G1P[8],G2P[4],G3P[8]和G4P[8]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五种基因型组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优势基因型有差别,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基因型也可能发生改变。
2016年04期 v.6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刘强强;王明连;李艳;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的蚊媒传染疾病,近年来疫情愈发严重。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NS5是所有黄病毒属蛋白中最大也是最保守的。DENV NS5具有三种酶活性: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MTase)、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erminal nucleotide transferase,TNTase)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DENV NS5的MTase和RdRp活性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鲜明特点,在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起着核心作用,因此NS5蛋白具有成为阻断或抑制病毒增殖靶标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ENV NS5的研究进展。
2016年04期 v.6 317-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