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君;高志云;颜浩;张辉;裴丽健;蒋岩;肖瑶;
目的获得新一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新发感染检测方法-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免法(LAg-avidity EIA,简称LAg)在现场男男性行为者(MSM)哨点人群中新发感染检测应用结果和与现有BED捕获酶免法(BED CEIA,简称BED)比较的结果。方法用LAg检测2011年14个省(市、自治区)MSM哨点样本,McNermar方法检验LAg与BED新发感染判定结果的一致性,根据发病率公式计算LAg的HIV-1发病率,与已有的BED的HIV-1发病率比较。结果 795份纳入新发感染检测的样本,LAg判定新发感染261人(32.83%,261/795),BED判定新发感染323人(40.63%,323/795)。两种方法判定结果一致率87.17%,Kappa值为0.72,McNermar检验两种方法判定结果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后LAg检测HIV-1发病率为3.94%(95%CI:3.32%~4.56%)、BED检测HIV-1发病率为3.49%(95%CI:2.99%~3.99%);不用FRR校正,LAg和BED获得的HIV-1发病率分别为:4.08%(95%CI:3.52%~4.63%)和3.91%(95%CI:3.38%~4.43%),两种方法计算的校正和未校正HIV-1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校正的HIV-1发病率均高于校正的HIV-1发病率,但LAg校正前后HIV-1发病率变化小于BED。结论对于MSM哨点样本,LAg判定新发感染比例低于BED,用国际公布LAg的校正系数计算我国MSM哨点人群HIV-1发病率与我国人群BED校正系数计算我国MSM哨点人群HIV-1发病率结果基本一致。
2014年02期 v.4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李岚;计云霞;袁霖;
目的研究抗人CD4D1D2结构域多克隆抗体对HIV-1的抑制作用。方法经overlapping PCR构建人鼠嵌合型CD4质粒pcDNA3.1-mhD1D2m和pcDNA3.1-mhD2m,利用pcDNA3.1/V5-His-TOPO质粒载体的通用引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vector NTI 8.0软件与预期序列作比对,并通过假病毒感染实验检测其介导病毒感染能力,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pcDNA3.1-mhD1D2m和pcDNA3.1-mhD2m经DNA免疫BALB/c小鼠,所获多抗血清经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其抗HIV-1中和能力,经FACS检测其与CD4抗原结合能力。结果所构建人鼠嵌合型CD4质粒pcDNA3.1-mhD1D2m能够介导HIV-1假病毒感染。质粒pcDNA3.1-mhD1D2m免疫小鼠8周后所获得的多抗血清稀释100倍后,对HIV-1毒株抑制率为76%~95%。质粒pcDNA3.1-mhD2m免疫小鼠所获得的多抗血清则无明显的中和作用。FACS检测显示mhD1D2m多抗血清与TZM-bl细胞表面的CD4可以特异性结合。结论抗人CD4D1D2结构域多克隆抗体对HIV-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AIDS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2014年02期 v.4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陈继军;王宇红;牛静萍;王芸;惠学科;
目的了解兰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性行为,为兰州市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对2012年7~12月在本市长期居住的已经确诊的HIV/AIDS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一对一基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等信息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32例,63.79%(148/232)的调查对象报告有固定性伴,诊断为HIV后最近6个月,68.92%(102/148)报告与固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3.14%(44/102),诊断前后与固定性伴性行为的比例明显下降(χ2=24.788,P<0.0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明显上升(χ2=30.426,P<0.05);27.16%(63/232)的调查对象报告有非商业非固定性伴,诊断为HIV后最近6个月,14.29%(9/63)报告与非商业非固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6.67%(6/9),诊断前后与非商业非固定性伴性行为的比例明显下降(χ2=37.852,P<0.0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明显上升(χ2=4.940,P<0.05);21.98%(51/232)的调查对象报告有商业性伴;诊断为HIV后最近6个月,47.06%(24/51)的调查对象人报告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6.67%(4/24),诊断前后与商业性伴性行为的比例无明显变化(χ2=0.039,P>0.05),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也无明显变化(χ2=0.091,P>0.05)。结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发生性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应加强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
2014年02期 v.4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杨常敏;余爱玲;李莉;周莹荃;白莉;
目的分析影响艾滋病患者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医疗政策和节约医疗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兰州市某医院初次进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1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费用调查。采用Epi 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核对整理,用SPSS 17.0软件统计,用χ2检验分析并发症和基线CD4水平的关系,用单因素秩和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治疗费用的因素。结果 110例病例中治疗费用记录完整的资料100例,χ2检验显示,基线CD4水平和出现并发症以及并发症数目有关(P<0.01);治疗费用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费用与基线CD4水平和并发症数目有关(P<0.05,P<0.01),与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基线病毒载量无关(P>0.05);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治疗费用)=2 003.779+2 870.311 X(并发症数目),方差分析显示F=33.170(P<0.01),治疗费用与并发症数目有线性关系;R2=0.349,R=0.590,说明并发症数目占治疗费用的34.9%,并发症数目与治疗费用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9,P<0.01)。结论基线CD4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且易出现多个并发症,并发症数目是导致艾滋病患者高昂治疗费用的最主要因素,通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可以大幅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2014年02期 v.4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张杰;丁峥嵘;田炳均;赵智娴;汤晶晶;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7-2013年急性迟缓型麻痹(AFP)病例和健康儿童中分离到的人类埃可病毒19型(echovirus 19,E19)VP1区基因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分离到的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VP1区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将PCR产物送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双向测序,采用Sequencher4.0软件对序列进行编辑,按Obester的方法对病毒进行定型,对E19病毒与基因库(GenBank)和文献中检索到的国内外不同时期的E19VP1区进行比较。用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病毒基因进化树,用1 000个Psudoreplicate datasets进行Bootstrap统计学分析。结果云南省1997-2013年从急性迟缓型麻痹(AFP)病例和健康儿童共3 750例中分离到26株E19病毒,与GenBank和文献中检索到的28株进行基因进化分析,54株病毒可分为6个基因型。云南省不同来源(AFP或健康人群)、不同时间分离到的E19主要分布在2、4、5型的基因进化分支,E19具有基因、地理和时间分布多样性特点。结论利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持续对云南省AFP病例和健康儿童进行肠道病毒监测,增加和更新病毒基因序列,对今后开展肠道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确认病毒传播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2期 v.4 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周伟;张晓美;肖康;陈操;董小平;石琦;
目的研究人类PRNP基因第219位氨基酸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从送检病例外周血中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获得PRNP基因片段,通过测序的方法分析第219位氨基酸多态性的分布,并且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在收集的467例汉族人群中,219E/E型分布频率为98.3%(459/467),219E/K型分布频率为1.7%(8/467)。在这些病例中,散发型克雅氏病患者临床及疑似诊断病例的首发症状最多见的为快速进行性痴呆,在临床症状中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具有更多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PRNP基因第219位氨基酸多态性分布以219E/E型为主,散发型克雅氏病临床诊断病例具有更多的临床表现。
2014年02期 v.4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于德山;李红育;张慧;姜中毅;李保娣;
目的对2009—2012年甘肃省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甘肃省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省19家国家级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和各地医疗机构送检流感样暴发疫情咽拭子。采样对象为发病3d之内未使用抗病毒类药物的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以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用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所获得数据采用Excel和SAS软件进行处理,不同样本类型的阳性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对36 894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 059份,检出率为21.84%,其中4 354份甲型H1N1,1 566份季节性H3N2,92份季节性H1N1,1 656份乙型,391份甲型未分型。按年度分析,2009—2012年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32.81%、14.10%、7.83%和19.67%;按月分析,在10~12月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及构成比均高于其他月份,阳性率平均为31.33%,构成比为97.61%;2~4月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及构成比分别为16.51%和81.10%。按年龄组分析,<5,5~,15~,25~和≥60岁组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是13.87%、28.36%、32.33%、16.83%和17.22%,除25~岁组与<60岁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8~908.11,P<0.01)。对7 073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病毒1 149株。结论甘肃省2009年以甲型H1N1流感流行为主;2010—2011年流感活动很弱,仅为散发;2012年春季以乙型流感为主,11月开始以甲型H1N1流感及季节性H3N2流感为主。流感流行每年均有一个高峰,病毒型别表现为交替流行的规律,甲型流感是冬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2014年02期 v.4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魏孔福;刘新凤;刘东鹏;常全娥;香金萍;汪鹏;
目的分析武威地区腹泻患儿中A组轮状病毒(RV)和诺如病毒(NV)发病状况及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在武威市凉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85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A组RV和NV抗原。结果 585例患儿中,A组RV感染205例(35.04%),NV感染120例(20.51%),A组RV和NV混合感染28例(4.79%)。A组RV和NV感染组在发热表现和日均腹泻次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0,P=0.003;t=2.258,P=0.025;t=4.981,P<0.01),其他临床症状如呕吐、脱水和病程等均相似。混合感染组除在发热例数上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0,P=0.003)外,其余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V流行季节为9~12月。NV流行呈现3个高峰,在1~2月、4月及7月。结论武威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主要由A组RV引起,而春夏季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为NV。A组RV腹泻发热表现较NV重、日均腹泻次数较NV多。
2014年02期 v.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许玉玲;杨龙;戚俊杰;李顺;辛园春;黄学勇;许汴利;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河南省信阳息县<6岁健康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中和抗体水平,了解河南省近几年EV71流行趋势,为防控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选2010-2012年信阳息县<6岁健康儿童血清标本254份,进行EV71标准毒株(阜阳毒株)的微量中和试验,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构成比和几何平均滴度,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2010-2012年信阳息县<6岁健康儿童EV71抗体总阳性率为68.90%,3年分别为75.56%、61.22%和71.21%,与当年本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正相关。<1岁、1~岁组EV71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均低于3~岁、5~6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P<0.01;t=0.47,P<0.05)。1~岁组几何平均滴度最低,为1∶25.18。结论 <2岁婴幼儿更易感染EV71,健康儿童血清EV71抗体阳性率与当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2014年02期 v.4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