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重发;俞永新;刘景华;曹守春;石磊泰;李加;吴小红;王云鹏;董关木;李玉华;
目的研究狂犬病不同固定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和对细胞的感染性。方法以小鼠脑内和肌内途径接种比较不同毒株的致病性,研究并建立HEPES(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诱导的空斑形成技术测定病毒空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PFU)和细胞病变感染技术测定病毒感染滴度(CCID50),并用以比较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实验同时以常规的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dFA)做对照。结果不同固定毒株对10~12g小鼠的脑内致病力普遍很高,但肌内毒力普遍较低,脑腔感染致病力比肌内感染致病力高3.0~5.0lg LD50,CVS株相差最大为5.0lg LD50。用两种新的方法 (PFU和CCID50)测定不同毒株的病毒滴度与dFA法测定的结果比较,除个别株外无明显差异,如CVS-11、4aG、PV株用三种方法测定的滴度均在7.1~7.9lg。结论用dFA法测定病毒滴度的结果与小鼠脑内测定的结果有可比性,用以替代小鼠脑内法测定病毒滴度是可行的。两种细胞感染法测定的病毒滴度操作简便,无需贵重仪器和昂贵试剂,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狂犬病病毒和疫苗发展的研究。
2014年03期 v.4 179-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袁军;付士红;张海林;邓掌;范建华;杨卫红;王静林;曹玉玺;冯云;章域震;李园园;李鸿斌;王宇;朱进;王力华;梁国栋;
目的调查云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感染乙脑病毒(JEV)基因型状况。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医院和大理州医院采集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20份和脑脊液标本11份,用RT-PCR法检测JEV核酸,阳性者进行JEV-PreM/C区基因序列测定,用核苷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用RT-PCR法从11例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到JEV核酸阳性3份(JB114、JB135和DLN24),而20例脑炎患者血清标本均为阴性。3株病毒的PreM/C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JB114、JB135与JEV基因Ⅰ型代表株同源性高达98.3%和99.2%,而与Ⅱ、Ⅲ、Ⅳ型仅为82.5%~84.6%;DLN24与基因Ⅲ型代表株同源性为94.6%,而与基因Ⅰ、Ⅱ、Ⅳ型分别为85.0%、82.5%和80.4%。进化树分析显示,JB114和JB135位于基因Ⅰ型分支中,DLN24位于基因Ⅲ型分支上。结果表明,来自西双版纳的JB114和JB135病毒株属于基因Ⅰ型,来自大理的DLN24病毒株为基因Ⅲ型。结论云南省乙脑患者中分别存在基因Ⅰ型和Ⅲ型JEV感染的病例,表明云南省存在这两个基因型病毒的共同流行。
2014年03期 v.4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吉;付瑞;卫礼;李晓波;王淑菁;巩薇;岳秉飞;贺争鸣;
目的建立猫疱疹病毒Ⅰ型(FHV-1)PCR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中FHV-1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已发表的FHV-1T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并以此建立FHV-1的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等进行验证。用建立的方法对15份猫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FHV-1PCR检测方法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犬疱疹病毒(CHV)、猪伪狂犬病毒(PRV)、猫细小病毒(FPV)均无交叉反应;可检测病毒最小滴度为7lg TCID50/ml,相应的DNA模板浓度为1.46×102拷贝/ml;FHV-1DNA在-30℃冰箱放置12个月仍可检测出目的条带。应用该方法从15份猫临床样本中检测出10份FHV-1核酸阳性。结论建立的FHV-1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及稳定的特点,适合于临床FHV-1的感染检测。
2014年03期 v.4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王亮;肖冲;沈邵伟;王学民;徐艳峰;刘江宁;秦川;
目的建立土拨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方法对一月龄的土拨鼠进行颈外静脉注射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使用两个剂量(高剂量:2.5×107 WID50;低剂量:5×106 WID50)感染,感染后在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中病毒DNA拷贝数,ELISA测定血清中WHsAg和WHcAb,并监测AST和ALT,肝脏活检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WHsAg观察肝脏内病毒分布。结果感染后16周内,土拨鼠肝脏酶学AST和ALT水平均明显升高,土拨鼠血清内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周开始升高,16周达到高峰期,随后,低剂量组的病毒载量开始下降,而高剂量组的病毒载量仍接近106拷贝/ml。感染动物血清内可检测到WHsAg和WHcAb,肝脏病理切片显示小灶性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散在出血的急性肝炎症状,胞浆内可见WHsAg阳性分布。24周时,低剂量组土拨鼠血清内WHsAg和病毒DNA无法检出,提示其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高剂量组土拨鼠血清内依然可检测出WHsAg和病毒DNA,提示转为慢性感染。结论建立了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感染的土拨鼠模型,提示急性肝炎的病程发展除与土拨鼠感染年龄相关外,也与病毒感染剂量相关。
2014年03期 v.4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李蕊;张梦雪;李越;裴斐;刘学恩;庄辉;
目的对石蜡包埋肝组织核酸提取法进行优化,提高石蜡包埋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总的去氧核糖核酸(HBV tDNA)、共价闭合环状去氧核糖核酸(cccDNA)定量检测的灵敏度,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中HBV tDNA、cccDNA。方法优化石蜡包埋肝组织核酸提取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7例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石蜡包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HBV tDNA、cccDNA。结果通过优化石蜡包埋肝组织核酸提取方法,核酸得量提高126.3%。HBV tDNA和cccDNA检出率在石蜡包埋肝癌组织中分别为100.0%(37/37)和97.3%(36/37),癌旁组织中均为100.0%(37/37)。HBV tDNA、cccDNA含量以及HBV cccDNA占tDNA的比例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HBV tDNA与血清HBV DNA呈弱相关(r=0.380,P=0.020)。结论石蜡包埋肝组织核酸提取方法的优化可显著提高HBV相关的HCC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HBV tDNA、cccDNA检出率。在癌旁组织中可100.0%检出HBV tDNA和cccDNA,建议对HCC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预防HBV感染相关HCC的复发。
2014年03期 v.4 20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揭育胜;林国莉;李新华;李向永;吴元凯;黄明星;崇雨田;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疾病谱构成比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 619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入院前是否有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抗病毒组(n=279)和对照组(n=1 340);根据是否按医嘱规范治疗,将279例抗病毒患者分为规范抗病毒组(n=198)及不规范抗病毒组(n=81);再根据入院时HBV DNA水平不同(≥100IU/ml或<100IU/ml),将198例规范抗病毒组患者细分为HBV DNA阳性组(n=66)及HBV DNA阴性组(n=132),并分别比较两组的疾病谱构成比的分布情况。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病毒组与对照组的疾病谱构成比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病毒组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0.0%vs 25.9%,P<0.05;3.6%vs 13.4%,P<0.05),而诊断为乙肝肝硬化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4.2%vs 44.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规范抗病毒组与不规范抗病毒组的疾病谱构成比分布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抗病毒组中HBV DNA阳性及阴性亚组的疾病谱构成比分布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且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确实可以减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肝炎活动而住院的比例,从而改变住院慢性HBV感染者的疾病谱构成比。
2014年03期 v.4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周海峰;王健珍;王姝月;王艳红;罗旭光;赵龙凤;张缭云;邓志华;王桂琴;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DSCs)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筛选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4例健康体检者,采集其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MDSCs频率,同时对病例组血清标本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MDSCs频率[2.10%(1.23%~3.3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54%(0.43%~0.76%)](P<0.01);HBsAg高含量组的MDSCs频率[3.30%(2.40%~5.30%)]显著高于低含量组[1.20%(0.90%~1.60%)](P<0.01);不同HBeAg含量间MDSCs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外周血MDSCs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MDSCs频率与HBsAg含量有关。提示CHB患者外周血中MDSCs募集增多,从而介导机体免疫耐受机制,参与乙型肝炎慢性迁延的病理过程。
2014年03期 v.4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王毅;李六林;徐杰;李志军;张光贵;樊静;赵西和;舒亚;贾蜀光;周力;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新发感染和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及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6~9月采用同伴推动招募法(RDS)在绵阳城区招募调查符合条件的HIV阴性MSM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每年1次为期3年的行为学和血清学随访调查。应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队列相关行为等变化情况,采用Cox回归进行HIV新发感染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基线调查共纳入观察队列356人,随访期间HIV阳转18人,新发感染率4.1/100人年(95%CI:2.2/100人年~6.0/100人年);梅毒阳转17人,新发感染率为5.5/100人年(95%CI:1.7/100人年~6.7/100人年)。研究队列近6月性伴健康状况知晓,近1年接受过安全套和润滑剂发放、同伴教育、性病检查或治疗,知识来源于书籍、互联网,近6月有男朋友性伴、有无保护性口交,互联网寻找性伴比例上升,近6月性伴居住城市数≥2、男性肛交数>3、近1周男性肛交次数>1,近1次、近6月无保护性肛交下降(P均<0.05)。多因素分析HIV新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近6月接受过同伴教育、有男朋友性伴、男性肛交数、男性肛交保护性,寻找性伴场所。结论当地MSM HIV/梅毒新发感染有所降低,高危行为显著下降,防治效果明显。但HIV新发感染仍较高,受年龄、性行为和预防服务等影响,应继续加大防治力度。
2014年03期 v.4 218-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