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国产拉米夫定优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疗效观察

    高玉华;李越;孟庆华;张占卿;赵平;商庆华;苏明泽;李彤;刘学恩;庄辉;

    目的观察国产拉米夫定(LAM)-贺甘定优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96周疗效及耐药发生情况。方法入组93例符合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治疗指征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口服贺甘定100mg/d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300拷贝/ml患者加用国产阿德福韦酯(ADV)-阿甘定10mg/d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300拷贝/ml患者继续贺甘定治疗,发生病毒学突破时加用阿甘定。每12周检测血清HBV DNA(罗氏荧光定量PCR法)和HBV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雅培化学发光法)及生化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基线和96周时对患者肝组织活检用于病理组织学评价。基线和病毒学突破时,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血清HBV DNA耐药检测。结果 93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治疗随访至96周时失访率为16.13%(15/93)。患者96周时病毒学应答(血清HBV DNA≤300拷贝/ml)率为56.41%(44/78),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4.36%(19/78)和19.23%(15/78),ALT和AST复常率分别为87.18%(68/78)和93.59%(73/78),1例患者发生HBsAg清除,耐药突变率为8.97%(7/78)。60例患者的基线与96周肝组织病理配对分析显示,71.67%(43/60)患者肝组织炎症改善,48.33%(29/60)患者纤维化程度改善。结论贺甘定优化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96周可有效抑制HBV复制并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改善肝功能及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且耐药突变率较低。

    2016年05期 v.6 32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兰州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魏孔福;刘新凤;刘东鹏;于德山;汪鹏;康倩;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感染性腹泻婴幼儿中A组轮状病毒(RV)腹泻流行情况。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 24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RV抗原,阳性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 245份标本中共检测出A组RV抗原608份,阳性率为48.84%。A组RV发病高峰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对608份A组RV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G分型以G3型为主,占23.68%(144/608),其次为G9、G2、G1和G4型,分别占14.14%(86/608)、7.24%(44/608)、7.07%(43/608)和0.82%(5/608)。P分型以P[8]、P[9]和P[4]型常见,分别占34.52%(165/478)、19.25%(92/478)和14.23%(68/478)。最常见的G、P型别组合为G8P[9]、G9P[8]和G3P[8],分别占25.94%(90/347)、19.02%(66/347)和17.29%(60/347);其次是G2P[4]、G1P[8]、G8P[3]和G3P[4],分别占10.09%(35/347)、7.20%(25/347)、4.61%(16/347)和4.03%(14/347)。结论 A组RV是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流行毒株呈现型的多样性变化。目前上市的A组RV疫苗适合兰州地区患儿使用,将G9型引入现有疫苗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年05期 v.6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 糜酶对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李海滨;尹明实;

    目的研究糜酶对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进行体外培养,设定2组,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及糜酶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10mg/L的糜酶),作用24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全细胞蛋白,收集细胞爬片。TGF-β1在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Smad3、p-Smad2/3、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及ELISA检侧结果均表明在糜酶处理组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高[免疫印迹法:(0.33±0.05)vs(0.18±0.03),t=3.826,P<0.05;ELISA法:(178.05±34.63)ng/L vs(138.42±20.17)ng/L,t=3.4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糜酶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在培养上清液中Smad3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5±0.06)vs(0.62±0.05),t=0.086,P=0.891>0.05];p-Smad2/3蛋白相对表达量、p-Smad2/3与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则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72±0.04)vs(0.45±0.03),t=8.101,P=0.001;(1.11±0.13)vs(0.70±0.04),t=5.210,P=0.006<0.05];糜酶处理组Fn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6±0.04)vs(0.34±0.02),t=6.141,P<0.05]。结论对体外培养的HSC-T6,糜酶可促进其产生TGF-β1,并使其中的Smad3的磷酸化增加。在糜酶作用下HSC-T6的细胞外基质成分Fn分泌明显增加。

    2016年05期 v.6 33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NS3抗原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不联合Simeprevir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疗效分析

    任姗;金怡;黄燕翔;马丽娜;何智敏;谢立;陈新月;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NS3Ag预测基因1b亚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PR)及HCV蛋白酶抑制剂三联(Triple)方案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方法入组300例基因1b亚型CHC患者,28例进行Triple治疗,272例进行PR治疗,治疗基线、2周、4周、12周、24周、48周及72周同时进行HCV RNA及NS3Ag检测,比较HCV RNA与NS3A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S3Ag变化对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全部患者中HCV RNA与HCV NS3Ag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67),这种相关性在Triple治疗组中更为显著(r=0.89)。PR方案中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al response,RVR)且4周HCV NS3Ag下降(dHCV NS3Ag)大于0.775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al response,SVR)的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6.31%和67.19%,12周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omplete earlier viral response,cEVR)且dHCV NS3Ag大于0.832的患者获得SVR的PPV及NPV分别为94.16%和87.26%。最为有趣的是,HCV RNA转阴后dHCV NS3Ag不足0.525的患者出现复发及病毒学反弹的PPV为90.6%,NV76.7%。结论 NS3Ag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检测方案,与HCV RNA共同早期预测PR或是Triple治疗的应答率,以及复发和病毒学反弹的概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过度医疗的产生。

    2016年05期 v.6 336-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 干扰素治疗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的准种进化

    任玉莲;路遥;张璐;申戈;吴淑玲;常敏;刘如玉;胡蕾苹;吴云忠;谢尧;李明慧;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干扰素-α(IFN-α)治疗早期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准种进化及其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对16例进入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IFN-α抗病毒治疗,治疗12周有6例取得完全病毒学应答,3例部分病毒学应答,7例无应答。分别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的患者血清,提取HBV DNA后扩增HBV全基因组,进行分子克隆后测序,对得到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研究病毒的准种进化。结果除了乙肝病毒前C/C基因,在IFN-α治疗早期无其他基因准种特征的动态变化。治疗前完全应答组前C/C基因氨基酸水平的平均遗传距离[2.868(1.727~5.411)10~(-2)替换数/位点]大于无应答组[0.917(0.449~3.695)10~(-2)替换数/位点](P<0.001);部分应答组[1.904(1.272~2.349)10~(-2)替换数/位点]大于无应答组[0.917(0.449~3.695)10~(-2)替换数/位点](P=0.006)。治疗前完全应答组前C/C基因平均非同义替换率[1.410(0.804~3.188)10~(-2)替换数/位点]大于无应答组[0.293(0.205~0.651)10~(-2)替换数/位点](P=0.008);治疗12周部分应答组氨基酸水平平均遗传距离[1.755(0.974~2.172)10~(-2)替换数/位点]大于无应答组[0.869(0.276~1.475)10~(-2)替换数/位点](P=0.047);部分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在IFN-α作用下病毒进化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前C/C基因氨基酸水平准种多样性高的患者在IFN-α治疗早期更容易取得病毒学应答。

    2016年05期 v.6 345-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 男男性行为人群应对方式现状及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王晓丽;刘江;杨干金;李伟;贾秀伟;王洪明;杜婵娟;任延飞;廖平;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应对方式差异。方法 2015年3~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省绵阳市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血清学检测。结果调查对象各维度分值分别为:积极应对(1.64±0.46)分、消极应对(1.21±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92,P=0.000),均高于常模(P均<0.01)。HIV阳性率6.06%,TP阳性率6.49%;HIV感染与否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消极应对得分较高。年龄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均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性取向、本地居住时间、居住地区积极应对得分,不同婚姻状况、户籍、性取向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M应对方式倾向积极,应对方式与人口学特征相关,消极应对增大了HIV感染风险。

    2016年05期 v.6 35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烟台市2014年大学新生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认知度调查

    王冬梅;于旭亚;冯国跃;张丽;姜梅;宫连凤;李波;

    目的分析烟台市2014年大学新生戊型肝炎(戊肝)病毒感染情况和对戊肝认知情况,为戊肝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烟台市3所大学1 000名2014年入学新生,采集血清,检测抗-HEV IgM和IgG。结果新入校大学生抗-HEV IgM阳性率为0.2%(2/1 000),抗-HEV IgG阳性率为2.8%(28/1 000)。不同性别、年龄、生源地之间的大学新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150/1 000)的大学生听说过戊肝,仅有6.5%(65/1 000)的大学生对戊肝有正确认知。49.8%(498/1 000)的大学生认为戊肝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37.8%(378/1 000)的大学生愿意接种戊肝疫苗。结论烟台市大学新生戊肝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对戊肝知晓率较低,且不良生活习惯较多,具有高感染风险,为戊肝防控的重点人群。

    2016年05期 v.6 356-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北京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研究

    李美霖;麻静敏;李天君;段锦;车进;李云龙;

    目的了解北京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2015年6~12月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的5 400名无偿献血者检测HEV IgG和IgM,并对HEV IgG和IgM双阳的样本进行HEV Ag检测。结果 5 400名无偿献血者中,IgG阳性率为1.17%(63/5 400),IgM阳性率为0.50%(27/5 400),未检出IgM单阳,其中27例为IgG和IgM双阳样本,对其进行HEV 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EV血清阳性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北京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EV病毒携带者,对献血者是否需开展戊型肝炎筛查仍需进行系统评估。

    2016年05期 v.6 360-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台州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赵佳佳;应小明;叶金花;章哲;黄勇;蔡俏;高未;

    目的了解台州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临床分布特征,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 808例,采取患儿鼻咽部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标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1、PIV2和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腺病毒(ADV)抗原检测。结果1 808例患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毒的阳性标本505例,阳性率为27.9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甲型流感病毒(IFVA)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96%(180/1 808)和8.52%(154/1 808),副流感病毒1和2型(PIV1和PIV2)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88%(16/1 808)和0.55%(10/1 808),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率为0.94%(17/1 808)。不同性别患儿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病毒检出率呈下降趋势,1岁以内患儿病毒检出率较高。病毒检出高峰为冬春季,夏季检出率较低。结论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7种常见病毒均可检出,IFVA和RSV是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1岁以内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病毒的高发季节。

    2016年05期 v.6 363-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2012-2013年昆明和曲靖两地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分析

    周晓芳;尹洁;寸建萍;姜黎黎;徐闻;

    目的分析2012-2013年间,云南省昆明、曲靖两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的基因特征。方法对收集的病例粪便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real-time RT-PCR鉴定,并对鉴定为EV-A71型的毒株进行VP1区的核酸序列测定,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基因型别分析。结果两地两年间共收集了538份样本,其中EV-A71型分离株105份,105份EV-A71型分离株均属于C4a亚型,105株EV-A71型分离株在遗传进化树明显聚集为三簇,提示在两地存在多种病毒传播链的可能。结论 2012-2013年昆明、曲靖两地由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均属C4a亚型,但其存在多条传播链的流行趋势。

    2016年05期 v.6 368-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内蒙古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特征分析

    高永明;杨景元;刘静;李慧;

    目的分析内蒙古地区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特征。方法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5-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报告数据信息。采用SPSS 19.0软件包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5年报告15~24岁青年HIV/AIDS病例呈上升趋势,其中学生病例构成比亦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00%(1/20)、0(0/52)、5.08%(3/59)、3.61%(3/83)、3.81%(4/105)、5.80%(8/138)、5.49%(14/255)、7.99%(27/338)、6.61%(29/439)、6.10%(36/590)、6.70%(51/761)。学生病例中男性占98.86%(174/176),民族以汉族(67.61%,119/176)和蒙古族(25.00%,44/176)为主,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占75.57%(133/176)。结论近年来内蒙古地区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途径主要为同性性行为传播,病例分布学校类型及范围逐步扩大,应重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2016年05期 v.6 374-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综述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相关研究进展

    贺云野;曾航;王玲;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发展中国家引起急性病毒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哺乳类动物的HEV有4个主要基因型,1型和2型只感染人,通过污染的水源引起暴发流行;3型和4型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常引起散发病例。近年来,基因3型引起的戊型肝炎(戊肝)慢性化现象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重叠HEV感染是否较易引发戊肝慢性化,世界各地有许多相关研究,但结果不尽相同。因此,为进一步阐明HIV感染与HEV感染及转归的相关性,本文拟对近年来HIV感染群体的HEV流行情况、重叠HEV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与HIV感染者中戊肝慢性化特点进行综述。

    2016年05期 v.6 379-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卢玮;刘学恩;庄辉;

    肝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疾病普遍的病理过程,是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生成与降解失衡,进而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结果。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中心事件,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这一过程,当促纤维化因子与抗纤维化因子的作用发生失衡,而最终促纤维化因子占据优势导致肝纤维化发生。本文简要综述肝纤维化相关的重要细胞因子及发生作用的信号通路。

    2016年05期 v.6 385-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谌章舟;李津;谢铎源;吴克;

    自1947年在非洲乌干达寨卡森林首次发现寨卡病毒(Zika virus)以来,一直鲜有该病毒感染人的病例的报道。但自2015年以来,寨卡病毒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快速传播开来,小头症和吉兰-巴雷综合征也与寨卡病毒感染直接相关,引起全球瞩目。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它们全年活跃于世界许多地方,包括美国南部沿海大多数州及拉丁美洲和太平洋众多度假区。寨卡病毒可通过全球贸易和旅行扩展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未来一年仅美洲可能就有300万~400万寨卡病毒感染者。目前,尚无可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也无药物和有效治疗手段。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来控制寨卡病毒感染是一项紧迫的全球卫生问题。

    2016年05期 v.6 39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病例报道

  • 1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叶浩风;叶双岚;程晓宁;陈昌明;李能就;孙斌;

    <正>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在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且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广州市自1983年出现首例出血热病例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个别重症患者合并肝肾等多器官重度损害,可导致死亡。2016年1月22日,广州市白云区发生1例重症出血热死亡病例,给白云区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死亡病

    2016年05期 v.6 398-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论文撰写规范

    <正>"四舍五入"是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遇到的对有效数值的取舍问题。在选定有效数字位数之后遇4则舍,遇6则进,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在此不再赘述,但遇5是舍,还是进,目前尚不统一。我们查阅了多种国内著名的学术期刊的稿约,他们提出在5前遇奇数则进,遇偶数(包括零)则舍的原则来处理有效数值的取舍。本刊将采用此原则。举例:如

    2016年05期 v.6 350+373+378+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中国病毒病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正>《中国病毒病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ISSN 2095-0136CN 11-5969/R双月刊,大16开,80页。主要报道:病毒病的预防、临床、治疗、发病机制、抗病毒药物、疫苗等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病毒病研究的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科研院所的科研和临床医务工作

    2016年05期 v.6 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