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学恩;张超;张平博;徐蕾;吴茜;陈萃英;庄辉;
糖基化作为蛋白质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识别肝细胞受体、肝细胞内复制、分泌和免疫逃逸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HBV相关的糖基化修饰,不仅可以揭示HB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也为HBV感染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总结了HBV感染过程中糖基化作用、相关功能及应用等研究进展。
2024年03期 v.14 218-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王林;刘艺琪;顾启馨;张驰;徐蕾;王蕾;陈萃英;刘学恩;赵鸿;庄辉;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N-聚糖变化预测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改善的可能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3—2020年在全国33家医院招募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28例慢性乙肝患者,全部患者均完成78周的抗病毒治疗和随访,在基线和78周均进行肝组织活检。采用Ishak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应用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技术检测患者血清N-聚糖图谱。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逻辑回归(logistics regression,LR)方法构建血清N-聚糖RF-R、SVM-R和LR-R模型,预测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纤维化改善情况。结果 经78周抗病毒治疗,89例(69.53%)慢性乙肝患者实现肝纤维化改善(Ishak评分至少下降1分),糖峰1~7变化值与肝纤维化改善显著相关。建模组中,血清N-聚糖RF-R、SVM-R和LR-R模型预测肝纤维化改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ROC)分别为0.97、0.97和0.69,与肝组织活检的符合率分别为89.77%、84.09%和69.32%。验证组中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血清N-聚糖模型可作为监测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改善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4年03期 v.14 225-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 王茜;苏瑞;沈泳利;李响;孟超;陈萃英;娄金丽;翁亚丽;
目的 评价血清寡糖链(serum oligosaccharide chain,G-Test)检测试剂盒辅助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18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调查对象共1 100例,其中正常健康人群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其他脏器恶性肿瘤患者80例,HBV引起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60例。用G-Test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寡糖链组分的相对浓度,通过XSD-HCC模型计算并分析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和Kappa值。G-Test检测结果采用95%置信区间表示,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 G-Test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临床辅助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83.61%)、特异度(87.84%)及总符合率(86.45%),其阳性预测值为76.98%,阴性预测值为91.68%,诊断性能良好。G-Test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阴性的肝癌中检出率达到85.53%;G-Test与AFP联合使用时,可提高HCC检出灵敏度至90.17%。结论 G-Test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具有辅助诊断HCC的临床应用价值,G-Test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性能,可增加AFP阴性肝癌的检出率。
2024年03期 v.14 23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闵瑶;张平博;周阳;赵新元;陈萃英;应万涛;
糖基化是生物体内功能最多样的一种翻译后修饰,核心岩藻糖(core fucose,CF)为N-聚糖的一种常见糖型,受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催化调控。近年来研究表明,CF修饰在肿瘤等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糖蛋白丰度较低、糖链的微观不均一性以及质谱等检测技术的限制,给CF修饰蛋白质的发现及应用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蛋白质CF修饰的生物合成、调控机制以及参与调控的生理病理过程,期望为CF修饰蛋白质的发现及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2024年03期 v.14 239-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周阳;李成;张平博;徐蕾;张超;陈萃英;
糖组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内所有糖分子(糖链)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医学领域糖组学研究旨在揭示糖链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结构、功能及生物学过程与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糖链的结构多样性和广泛分布,使得对其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全面解析成为一项挑战,而糖组学领域检测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这一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系统阐述和总结糖组学领域的相关检测分析技术,涵盖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以及凝集素芯片(lectin microarray)技术等。同时,本文还概述了糖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应用场景,重点聚焦病毒感染性疾病、癌症、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领域。
2024年03期 v.14 24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杨亚龙;杨森;姚树森;徐风华;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的T细胞的优势抗原表位进行预测,探索高致病性禽流感抗原表位快速预测方法。方法 以甲型流感病毒[A/chicken/Moscow/94/2017(H5N8),ID:ATE48581.1]为原始毒株,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其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综合应用多个生物信息学工具对HA蛋白潜在的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表位和辅助T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 HTL)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保守性较高,44条不同病毒株HA蛋白可以装进同一系统进化枝。经预测,HA蛋白的一级、二级结构明确,三级结构模型可信度高,构象合理。最终筛选到具有免疫原性且抗原性较好、无致敏性、无毒性的CTL表位8条,筛选到抗原性较好、无致敏性、无毒性、能诱导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分泌的HTL表位8条。预测的16条表位在不同的44条H5N8蛋白序列之间的保守性最好,在10条H5N6的HA蛋白序列之间的保守性次之,在13条H5N1的HA蛋白序列之间保守性较差。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预测流程可以快速筛选出HA蛋白的CTL表位和HTL抗原表位,为快速高效研发新型重组多肽流感疫苗提供了技术路线和理论参考。
2024年03期 v.14 260-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阿力亚·阿迪力努尔;徐冰钰;李月飞;何倩;倪明健;
目的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持续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体内代谢物变化,分析长期接受ART的HIV感染者的代谢特征,为改善和优化ART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2年7月在新疆伊宁市招募持续接受ART 5年以上的HIV感染者23例(治疗组)、从未接受ART的HIV感染者20例(未治疗组)及健康对照组24例。收集3组人群外周静脉血样本,进行CD4+T淋巴细胞(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viral load,VL)检测,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血浆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差异代谢物,比较3组人群间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在治疗组、未治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样本中共鉴定代谢物1 028种,按照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1.0,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2或FC<0.833且P<0.05的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发现126种代谢物显著改变并参与HIV感染者代谢的病理生理过程。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甘氨鹅脱氧胆酸等42种代谢物表达上调,褪黑素、雌三醇、前列腺素E2等84种代谢物表达下调,涉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的改变;未治疗组37种代谢物显著上调,73种代谢物显著下调,并在初级胆汁酸代谢通路富集,提示可能存在胆汁酸累积造成的肝毒性。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细辛醛等11种代谢物显著上调,犬尿喹啉酸等19种代谢物显著下调,表明色氨酸代谢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长期ART引起的褪黑素、前列腺素E2等代谢物的改变提示持续ART有助于维持HIV感染者的免疫重建。因此,密切关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代谢特征变化,及时调整其用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3期 v.14 26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杨宁;马君妍;孟子欣蓉;赵康辰;吴涛;朱小娟;乔乔;吴斌;崔仑标;葛以跃;
目的 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和规则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 CRISPR)-Cas13a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13a)结合侧流层析技术(lateral flow assay,LFA)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MPXV的F3L段基因设计其RAA扩增引物、CRISPR RNA(crRNA)、荧光报告探针及LFA探针,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RAA-CRISPR/Cas13a-LFA检测体系,评价该体系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同时应用实际临床样本验证该检测体系的准确性。结果 RAA-CRISPR/Cas13aLFA检测体系可以在60 min内(包括实验操作)完成检测,该体系对病毒DNA的检出限为18拷贝/反应;特异性试验表明其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eV)均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RAA-CRISPR/Cas13a-LFA与qPCR法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具有良好的检测一致性(Kappa=0.892)。RAACRISPR/Cas13a-LFA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83.3%,阳性预测值为96.6%,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 建立的RAA-CRISPR/Cas13a-LFA检测体系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MPXV。
2024年03期 v.14 274-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王倩;刘尧;林小娟;陶泽新;
目的 了解人副肠孤病毒1型(human parechovirus 1,HPeV1)山东地方株的遗传背景和进化特征,为国内HPe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对来自2019年和2021年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报告病例的1 319份粪便标本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分离物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测定其全基因组序列。使用BioEdit 7.0. 9.0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 11.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使用SimPlot 3.5. 1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 成功分离到2株HPeV1(19225和21031),其基因组全长分别为7 324 nt和7 328 nt(未包括多聚腺苷酸尾),编码区长6 540 nt,可编码一个含2 179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衣壳蛋白VP1羧基端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基序。2株山东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4%,与国内外其他地区HPeV1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7.3%~95.4%。VP1区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分离株位于HPeV1B基因簇内,与其他地区HPeV1分离株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53。重组分析结果显示,21031株在3C和3D区与HPeV5毒株CH-ZXY1存在重组信号,19225株不存在基因重组现象。结论 山东地方株与国内外其他HPeV1分离株存在不同程度的序列变异,研究结果为HPeV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和诊断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年03期 v.14 28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 黄立勇;王淑瑜;邹心宇;蓝秋凤;姜晓红;王丽娟;张政;齐啸;王兆南;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6~35月龄婴幼儿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基本情况以及其法定监护人为其接种各种类型新冠病毒疫苗的意向。方法 2023年6月27日—7月10日,在朝阳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门诊进行疫苗接种和因病就诊的人群中,选取满6~35月龄的婴幼儿监护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婴幼儿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及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意愿。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35月龄婴幼儿385人,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2.86%(319/385),感染高峰时间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5月;发热(308/317,97.16%)、咳嗽(129/317,40.69%)、活动减少(110/317,34.70%)和流涕(109/317,34.38%)是最常见的症状,其中咳嗽和流涕持续时间中位天数分别为4 d和3 d;再次感染率为12.23%(39/319),两次感染间隔时间中位天数为152 d。39例再次感染者与其首次感染相比,再次感染时发热症状比例降低10.26%(4/39),但是咳嗽(6/39,15.38%)、流涕(4/39,10.26%)、鼻塞和呕吐(4/39,10.26%)症状出现比例依次升高。如果国内推荐6月龄以上婴幼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6.88%(219/385)的儿童监护人不愿意接种,最主要原因是担心疫苗不良反应(101/219,46.12%)。结论 6~35月龄婴幼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较高。与首次感染相比,再次感染后,暂未发现重症比例升高现象。监护人未来为婴幼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意愿不高。
2024年03期 v.14 289-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