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章;翁育伟;严延生;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DⅢ结构域,并进行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用C6/36细胞培养病毒,提取病毒RNA,经RT-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D2E-DⅢ。双酶切D2E-DⅢ和表达质粒pET-30a(+),经回收纯化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30a-D2E-DⅢ。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RT-PCR扩增得到约300bp的目的基因片段D2E-DⅢ,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ET30a-D2E-DⅢ位置正确,经测序分析表明插入序列及开放读码框正确。经15%分离胶SDS-PAGE电泳分析,重组菌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3附近有明显的诱导表达带,其大小与预测值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与确诊登革热Ⅱ型阳性血清存在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登革Ⅱ型病毒E蛋白DⅢ区,并进行免疫反应性鉴定,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2013年01期 v.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石大伟;沈舒;王菲菲;张春涛;
目的系统评价EB病毒Zta抗体检测用于鼻咽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全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2)、万方数据知识平台(1990-2012)、维普出版平台(1989-2012)和PubMed(1966-2012),结合手动检索,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诊断准确性指标的数据。按QUADAS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软件检验研究间的异质性,并对诊断准确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从202篇中文文献和31篇英文文献中筛选出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总计鼻咽癌病例1 645例,对照组10 177例。研究间各诊断准确性指标均存在高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计算各诊断准确性评价指标。合并灵敏度为0.87(95%CI:0.86~0.89),合并特异度为0.94(95%CI:0.93~0.94),合并阳性似然比为8.05(95%CI:5.59~11.59),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6(95%CI:0.12~0.21),合并诊断优势比为52.93(95%CI:29.95~93.56),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35 2。亚组分析显示在对照为其他EB相关疾病的研究中,诊断特异度为0.71(95%CI:0.66~0.76),低于对照为一般人群的研究。结论 EB病毒Zta IgG抗体检测用于鼻咽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特别是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很高的特异度,该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研制开发该种检测的体外诊断试剂盒。
2013年01期 v.3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 赵晨燕;刘小桂;樊金萍;李秀记;宋爱京;王佑春;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人源与猪源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用套式RT-PCR方法对湖北地区25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33份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为HEV核酸阳性的猪血清进行HEV RNA检测。HEV核酸使用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QIAGEN)提取,用AMV ReverseTranscriptase(Promega)进行逆转录合成cDNA,所用扩增引物为基于HEV ORF2区域的简并引物,并对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用RT-PCR从25份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33份猪血清中分别检出HEV RNA阳性者9份和8份。序列分析显示17株戊型肝炎病毒株在ORF2部分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7%~100%。该17株戊型肝炎病毒序列与HEV 4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2%~94%,均为HEV 4型,而且人源和猪源HEV均分为相同的4个亚型。进化树分析显示该17株戊型肝炎病毒株分属于4个不同的亚型分支。结论湖北地区人与猪群中流行的HEV基因型以及亚型相同。
2013年01期 v.3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 陈炜;周朝晖;张拥军;翁育伟;谢剑锋;吴冰珊;王金章;黄萌;沈晓娜;郑奎城;严延生;
目的分析福建省2010-2011年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从福建省2010年和2011年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到EV71病毒74株(2010年50株,2011年24株),用RT-PCR法扩增VP1区并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4.0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74株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4%~100.0%和97.3%~100.0%;与安徽省阜阳市2008年流行株Fuyang17.08-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1%~99.3%和98.7%~100.0%,在系统进化树上与C4a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C4a基因亚型。2010年分离的4株EV71与阜阳代表株在SP70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而SP55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则完全一致。结论福建省2010年和2011年手足口病患者中EV71的主要流行型别为C4a亚型,处于不同的进化链中,提示福建省可能存在多个传播链及部分EV71分离株具有进化趋势,对EV71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和分析有助于揭示病毒传播及进化规律。
2013年01期 v.3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郑焕英;李晖;曾汉日;吴德;孙立梅;梁文佳;肖红;郭雪;刘冷;柯昌文;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对2012年5月以来发生在广东省粤西地区罗定市的一起病毒性脑炎疫情进行快速的病原体检测和分子型别的鉴定。方法利用人肠道病毒通用荧光定量RT-PCR对病例的32份脑脊液(CSF)标本和7份粪便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的核酸快速筛查,再利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n-PCR)对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的部分VP1区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使用分子定型方法对人肠道病毒进行型别鉴定。结果人肠道病毒通用荧光定量RT-PCR筛查结果显示32份CSF标本中有26份阳性,7份粪便标本全部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1.3%和100.0%。对33份阳性标本进行Sn-PCR扩增,22份显示有目的条带,测序结果显示15份CSF标本中13份为埃可病毒(ECV)30、2份为ECV9;7份粪便标本中6份为ECV30、1份为ECV9。结论发生在2012年广东省粤西地区罗定市的一起病毒性脑炎疫情是由以ECV30为主的人肠道病毒引起的;荧光定量RT-PCR法与Sn-PCR法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可以对人肠道病毒脑炎进行快速检测和病原型别鉴定。
2013年01期 v.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 魏秀青;张园园;陈曦;贺健梅;张国强;李向忠;
目的分析湖南省2011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了解该省艾滋病患者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湖南省患者治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WHO分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与确证时间间隔及相关临床症状与疾病。结果 2011年共有1 474例成人病例纳入治疗,平均年龄(42.0±13.1)岁,66.1%(975例)是男性,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81.5%,1 202例);接受治疗时,38.5%(568例)的患者处于WHO临床Ⅰ期(无症状期),24.6%(362例)的患者处于临床Ⅱ期(轻度疾病期),24.2%(357例)的患者处于临床Ⅲ期(中度疾病期),12.7%(187例)的患者处于临床Ⅳ期(严重疾病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平均166个/μl,<50个/μl、51~200个/μl、201~350个/μl及>350个/μl的分别占22.7%、37.5%、37.1%和2.7%;74.3%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的患者能在确证诊断后6个月内接受治疗,治疗与确证诊断间隔中位数为70d;接受治疗前的1年有175例(11.9%)发生结核感染,563例(38.2%)在治疗前3个月内出现1种以上的症状和疾病,较常见的是发热(17.1%)、皮肤损害(9.1%)和鹅口疮(7.1%)。结论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CD4水平较低,部分已进入疾病期,需要进一步加强早期检测,使更多患者能够在疾病早期得到确诊并及时纳入治疗。
2013年01期 v.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钟少华;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谢榕;何丽霞;符武岛;李仕华;王保健;吴晓莉;梁延秀;郭稳稳;陈喆;
目的分析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初次使用恩替卡韦(ETV)的3年疗效和停药复发情况。方法 79例CHB患者(HBeAg阳性37例、阴性42例),接受ETV治疗0.5mg/d,定期随访监测HBV DNA、HBeAg和抗-HB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观察其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和复发率;分析基线ALT、6个月时HBeAg下降幅度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结果 79例CHB患者6个月累计病毒学应答率为98.73%(78/79),1年为100.00%。HBeAg阳性者1、2、3年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03%(10/37)、38.71%(12/31)、52.00%(13/25)。基线ALT≥5×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3年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基线ALT<5×ULN的患者(85.71%vs 38.89%,χ2=4.427,P=0.035);6个月时HBeAg水平较基线下降幅度≥75%的患者3年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下降幅度<75%的患者(83.33%vs 23.08%,χ2=9.077,P=0.003)。7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达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简称《指南(2010年版)》)停药标准停药患者复发率为42.86%(6/14),未达标患者停药复发率为85.71%(6/7),10例复发患者ETV再治,均在1个月内获得病毒学应答,再治期间未出现病毒学突破。结论 ETV对初治CHB患者有强效且低耐药的抗病毒作用;基线ALT水平、6个月时HBeAg下降幅度可作为3年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我国《指南(2010年版)》治疗终点标准仅仅是基本的停药标准,部分病人达标后仍有复发风险。
2013年01期 v.3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杜玲;田怡;刘建生;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影响效应以及TLR激动剂对这一效应的干预作用。方法以HBsAg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在有或无TLR激动剂[PGN(TLR2配体)、PolyIC(TLR3配体)、LPS(TLR4配体)、R848(TLR7/8配体)、CpG(TLR9配体)]刺激下,以RT-real time PCR检测Toll样受体TLR2、3、4、7、9的基因表达情况;同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BsAg和LPS单独或共刺激的Raw264.7细胞TLR表达情况。结果定量PCR检测和流式细胞分析均表明,HBsAg导致TLR3表达显著下调(P<0.05),其中TLR3基因表达下调80%,受体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对其他4个TLR表达也有一定下调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Toll样受体激动剂后,TLR3和TLR9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1)。TLR4基因表达也有部分上调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明,HBsAg+LPS显著上调TLR3和TLR9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HBsAg在细胞水平能显著抑制Toll样受体的表达,且Toll样受体激动剂能改善HBsAg的抑制效应。
2013年01期 v.3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陈素梅;邓勇;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74例彩超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术,通过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eAg及实时定量荧光检测HBV DNA,分析其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30岁患者纤维化分期≥S2的比例(73.2%,30/41)高于<30岁的患者(48.5%,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HBeAg阴性组纤维化分期≥S2患者比例(78.4%,29/37)高于HBeAg阳性组患者(45.9%,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P<0.05);HBV DNA阴性组纤维化分期≥S2患者的比例(75.0%,12/16)与HBV DNA阳性组患者(58.6%,34/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结论≥30岁HBeAg阴性彩超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的患者纤维化分期≥S2者的比例较高,对此类患者建议行肝脏穿刺活检术,必要时予以相应治疗,以防止病情进展。
2013年01期 v.3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丁峥嵘;李立群;张杰;赵智娴;张安柱;李召芹;陆林;
目的分离并鉴定麻疹病毒基因型,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监测。方法使用Vero/SLAM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分离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的676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以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云南省分离到的1株麻疹病毒MVi/Yun-nan.CHN/02.12/01,与世界卫生组织(WHO)D9基因型代表株Victoria.AUS/12.99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6.3%和95.4%,在核苷酸水平上该云南省分离株和WHOD9基因型同源性最高。结论云南省分离到的该麻疹病毒为D9基因型。
2013年01期 v.3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 丁亚兴;张之伦;朱向军;高志刚;
目的对比天津市甲型肝炎(甲肝)与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趋势,评价疫苗接种在甲肝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SPSS 13.0软件多重曲线拟合的方法,比较甲肝与菌痢两种肠道传染病在实施甲肝疫苗免疫控制策略前后两个阶段流行曲线的回归模型,计算模型预测的效果。结果免疫策略控制前期(1990-1999年)甲肝和菌痢的流行曲线拟合一致,均为三次方曲线模型,回归模型拟合确定系数R2分别为0.96和0.89。免疫策略控制后期(2000-2009年)甲肝流行趋势改变为指数模型,R2=0.95,菌痢流行趋势仍为三次方曲线模型,R2=0.93。结论 2000年开始推行的甲肝疫苗免疫控制策略效果显著。
2013年01期 v.3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