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敏;乔亚萍;王前;窦丽霞;王潇滟;王爱玲;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云南瑞丽市和陇川县、新疆伊宁市和霍城市、广西贺州市的HIV阳性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19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5.7±6.3)岁,75.7%(620/819)为少数民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0.2%(411/819),46.8%(383/819)为农民,34.2%(280/819)无业,44.6%(365/819)为初婚,71.7%(587/819)人均年收入不足5 000元,86.9%(712/819)为本县区居民,73.9%(605/819)为农村户口。16.0%(131/819)有生育意愿,现无孩子的59.2%(42/71)有生育意愿,现已有孩子的11.9%(89/748)有生育意愿。97.1%(795/819)曾怀孕,孕次平均3次。现有孩子数是HIV阳性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40~49岁年龄组为危险因素,初中文化程度、目前有1个孩子为保护因素。结论调查地区已有孩子的HIV阳性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无孩子的生育意愿较高,针对HIV阳性育龄妇女的避孕相关健康教育亟待开展。
2018年03期 v.8 17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张琳;常晓云;李海宁;陈晓红;王福祥;宋波;林元龙;冯世艳;曹立君;林雪茹;霍青青;刘思宇;皎洁;蒋为;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新确诊男男同性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1感染病例的毒株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2012-2015年新确诊且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从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gag和env基因。采用MEGA7.0软件构建gag和env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基因型特点。结果共收集148例MSM HIV-1感染者样本,均获得gag和env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中CRF01_AE亚型108例,占73.0%;B亚型19例,占12.8%;CRF07_BC 12例,占8.1%;独特重组型9例,占6.1%。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群体的标本中,CRF01_AE均为优势基因型。在CRF01_AE毒株中,98.1%(106/108)与我国MSM人群参考株成簇,1.9%(2/108)与泰国及我国西南地区异性传播参考株成簇。77.8%(7/9)的独特重组型毒株来自20~40岁群体。2012年开始出现gag和env基因间重组亚型,2014年发现gag基因内重组亚型,2015年出现基因内和基因间均发生重组的复杂亚型,尚未发现env基因内重组毒株。结论哈尔滨市2012年至2015年新确诊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HIV-1感染病例中流行毒株基因型较复杂,CRF01_AE亚型毒株一直是本地区的优势毒株,同时,基因间和基因内重组毒株已出现。因此,加强MSM人群新发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测,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018年03期 v.8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 丁莉莎;贺健梅;覃碧云;魏秀青;郑军;陈曦;
目的了解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或三重感染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对照方法,建立HIV-1/HBV合并感染、HIV-1/HCV合并感染、HIV-1/HBV/HCV三重感染以及单纯HIV-1感染患者4组队列,每组各58例,比较每组患者接受HAART 0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每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值均明显上升,HIV和HBV病毒载量则有所下降,但三重感染患者免疫重建能力显著低于其他3组[治疗36个月后仅为(288.5±188.2)个/μl],且死亡率最高(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较稳定,但血常规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其中三重感染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增长值始终低于其他3组[治疗36个月后仅为(149.4±68.9)×109/L和(5.1±1.6)×109/L]。不管治疗前后,HCV阳性患者的转氨酶指标都显著高于HCV阴性患者,而血清总胆红素则相对稳定。结论对HIV-1单独感染或与单一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患者,HAART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和凝血功能,减轻肝脏损伤,促进病情好转。但如果同时感染HBV和HCV,即使经过长期治疗,机体修复依然较慢,应及时开展抗-HCV治疗。
2018年03期 v.8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李岚;史宣玲;江立玮;殷昌斌;李家伟;刘巍;
目的制备具有抗HIV-1功能的抗人CD4单克隆抗体。方法构建人CD4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CD4,将该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免疫前血清作为阴性对照,通过HIV-1假病毒中和实验和ELISA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血清。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鼠抗CD4单克隆抗体,HIV-1假病毒中和实验进行筛选。通过不同亚型假病毒中和实验和CD4D1D2蛋白ELISA方法分别检测腹水纯化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和特异性结合力。结果 DNA免疫后第6周的多抗血清100倍稀释后对HIV-1假病毒的抑制率可达75%,第8周其抑制率可上升至95%。CD4D1D2蛋白ELISA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多抗血清就显示出同CD4蛋白较强的特异性结合。共获得160余株对HIV-1假病毒B′、BC、AE亚型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选择其中中和活性较高的8株制备纯化腹水单抗,其中5株单抗IC50小于130μg/ml。ELISA检测结果显示腹水纯化单抗与CD4D1D2蛋白可以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具有抗HIV-1假病毒的抗CD4单克隆抗体。具有HIV-1广谱中和活性的抗CD4抗体可用于研发有效的被动免疫制剂,控制艾滋病传播。
2018年03期 v.8 194-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李素容;何涛;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证,接受检测和随访的120例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的病例资料、随访信息、临床基本信息、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抗病毒治疗情况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静脉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性传播感染者(34.09%vs 14.47%,χ~2=5.967,P<0.05);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高的感染者其病死率越低(P<0.05);已婚或同居感染者的病死率(15.00%)明显低于未婚(25.00%)、离异或丧偶感染者(21.88%)(χ~2=6.127,P<0.05);未采取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采取抗病毒治疗越早,则感染者病死率越低(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CD4+T淋巴细胞水平、感染方式、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是引起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死亡的风险因素。
2018年03期 v.8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熊庆;丁峥嵘;张杰;胡筱莛;文卫华;田炳均;
目的调查涌入云南省的缅甸难民儿童的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带毒情况,为云南省边境地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poliomyelitis,PV)工作、非脊灰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监测提供资料,并对埃可病毒E24(echovirus 24,E24)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涌入云南省芒海镇、畹町镇的<15岁的缅甸儿童粪便标本600份(均为单份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定型。结果 600份便标本中共检测到EV 14株(带毒率为2.33%,14/600),其中,埃可病毒E6、E7、E19、E20、柯萨奇B组病毒CV-B3和脊灰病毒PV1(为疫苗株病毒)各1株,分别占7.14%(1/14)。E24 8株,占57.14%(8/14)。结论本次分离到的病毒除脊灰病毒为C组病毒(EV-C)外,其余病毒均为B组病毒(EV-B),未分离到A组和D组病毒。分离到的1株脊灰病毒为疫苗株病毒,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E24病毒共8株,占分离数的57.14%。基因进化分析表明,缅甸8株E24与以往云南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分离株和健康儿童分离株属不同的进化分支,E24病毒具有基因多样性特点。
2018年03期 v.8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孙立莹;王湛;曾毅;
目的构建表达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2(LMP2)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观察肿瘤形成及LMP2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利用Lenti-X HTX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携带LMP2及GFP基因的C3-GFP-LMP2肿瘤细胞。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鉴定EBV LMP2蛋白表达及细胞纯度。用iCELLigence系统实时监测LMP2特异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效果。4×107个肿瘤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免疫组化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中EBV LMP2及GFP蛋白表达。结果 C3-GFP-LMP2肿瘤细胞可以很好地表达LMP2和GFP蛋白,连续传代30次,细胞纯度仍可达94.8%;且LMP2特异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C3-GFP-LMP2后细胞指数明显下降;此外,接种肿瘤细胞的小鼠均可形成肿瘤,很好地表达LMP2和GFP蛋白。结论 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可以稳定地表达EBV LMP2和GFP蛋白,有效地被LMP2特异性CTL杀伤,接种小鼠可以很好地形成肿瘤组织。该研究为EBV LMP2相关疫苗的抗肿瘤效果评价提供了候选肿瘤细胞。
2018年03期 v.8 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3K] - 胡塔静;朱祺;陈文花;沈金花;顾士康;沈静雯;陆红梅;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家长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情况和为其子女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提高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制定HPV疫苗的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式,于2017年9月18日~9月30日,对上海市松江区3 262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有效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家长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其为子女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3 262名学生家长中,仅38.87%(1 268人)和27.56%(899人)的家长在本次调查前听说过HPV和HPV疫苗,56.16%(1 832人)的学生家长愿意为其子女接种HPV疫苗。子女为女孩、认为子女有感染HPV的风险、绝大多数人愿意接种疫苗、支持疫苗在国内推广、对子女进行过性教育和家长自身愿意接种疫苗为影响学生家长为其子女接种HPV疫苗的主要因素。大多数家长为子女接种疫苗愿意承担的最高价格为1 000元以内,希望政府和医疗保险参与支付,若国家权威机构(如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证实该疫苗安全有效,并将该疫苗纳入国家免疫接种规划,可大大提高中小学生家长为其子女接种HPV疫苗的意愿。结论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家长对HPV和HPV疫苗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态度均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通过加大宣传、进行价格调控或补贴等形式推广HPV疫苗接种。
2018年03期 v.8 216-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王岁晶;盛秋菊;吴宇宇;田文悦;袁苏榆;窦晓光;丁洋;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造成HBV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流行的关键。尽管采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有大约10%的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免疫阻断失败。孕妇高病毒载量已证实是引起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和感染病学分会、亚太肝脏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和欧洲肝脏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发表的乙肝防治指南均建议免疫耐受期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HBV母婴传播,但是对于抗病毒治疗安全性、停药时机和停药后肝炎发作再治疗等问题存在争议。现将免疫耐受期孕妇妊娠期间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停药时机及停药后产妇肝炎发作再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8年03期 v.8 22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丁晨曦;朱旭辉;艾乐乐;胡丹;谭伟龙;潘秀珍;王长军;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虫媒病毒,曾经由于感染人数较少且成年患者症状不明显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寨卡病毒疫情多次暴发,呈迅速蔓延的趋势,并有研究证实其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和新生儿小头症的病因之一,目前尚无针对性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宣布将寨卡病毒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关注事件,对于寨卡病毒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正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寨卡病毒结构、基因组、致病机制以及最新的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为其疫苗开发、抗病毒治疗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18年03期 v.8 228-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李娇;刘爱忠;
2013年3月,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首次在中国沿海出现并造成流行。该病毒是由H9N2、H11N9及H7亚型重组后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流感亚型,对人具有高致病性和致死性。迄今H7N9已发生五波流行,并不断变异,以至于出现禽高致病性的新基因型,对人类健康安全及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H7N9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策略。
2018年03期 v.8 234-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