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硕;喻刚;王继麟;郝鹏亮;郭长福;陈晓琦;
目的对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Sabin株C抗原和D抗原在形态、感染特性、核酸含量和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抗原不同结构蛋白质含量及2种抗原免疫原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观察,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生产评估、检定及进一步在蛋白质翻译后水平研究2种抗原的差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Sabin株C、D抗原,对分离的C、D抗原采用微量BCA(bicinchonininc acid)法检测蛋白质浓度,电镜观察病毒形态和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检测病毒不同结构蛋白质组成和含量,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定量检测2种抗原单位质量携带核酸含量,并测序比较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以中高剂量的C、D抗原分别免疫Wistar雌性大鼠,观察2种抗原体内诱生中和抗体的能力。结果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Sabin株单位质量D抗原的病毒滴度高于C抗原约4个对数值;单位质量D抗原的核酸含量高于C抗原近64倍,D抗原和C抗原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无差异;单位质量D抗原VP1蛋白质含量高于C抗原1.67倍;一次免疫后,D抗原诱导的中和抗体是C抗原的10~50倍。结论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Sabin株D抗原比C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上述研究结果为脊髓灰质炎疫苗C、D抗原的检测、鉴定及进一步的疫苗效力研究和提高疫苗效力提供了实验依据。
2020年03期 v.10 16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王璐薇;苏明泽;欧国敏;和凌媛;李垚;庄辉;向宽辉;李彤;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和研究具有潜在生物学或临床意义的乙型肝炎小表面蛋白(SHBs)新突变。方法 SHBs氨基酸(AA)序列来自本课题组数据库227例患者,患者为未经抗病毒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均感染C2基因亚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通过SHBs的AA突变与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关联分析,发现可能影响血清HBsAg水平的新突变。用重叠PCR法构建突变质粒,转染HepG2肝癌细胞系,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BsAg,荧光定量PCR检测胞内的HBV总RNA水平和细胞内外HBV DNA水平。结果 SHBs序列突变检出率为78.4%(178/227),仅在高水平HBsAg组中检出的sC76Y(5/113,4.4%)和sI218L(3/113,2.7%)为新突变。与野生型相比,sC76Y突变株可使胞内HBsAg、胞内HBV总RNA和胞外HBV DNA明显升高(P<0.05),胞外HBsAg和胞内HBV DNA显著降低(P<0.05)。sI218L突变株可使胞内HBV总RNA显著增加(P<0.05),并使胞外HBsAg水平显著改变。结论新发现的sC76Y和sI218L突变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HBV复制。前者倾向于使HBsAg滞留胞内,但可能促进病毒体分泌;后者则与胞内较高水平HBV RNA有关,还可能影响HBsAg的抗原性。
2020年03期 v.10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程运涛;杨雪;胡泽阳;周惠敏;邓黎莉;胡志刚;
目的构建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第一结构域(kringle 1 domain of hepatocyle growth factor,HGFK1)基因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VG9-HGFK1,并初步检测其对人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将pCB-HGFK1转入大肠埃希菌JM109,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测序。以痘苗病毒天坛株广9(VG9)为载体,与pCB-HGFK1质粒共转染HEK 293T/17细胞,在细胞内同源重组,通过筛选表达HGFK1基因的重组溶瘤痘苗病毒VG9-HGFK1,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重组病毒中插入基因HGFK1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法鉴定VG9-HGFK1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BSC-40细胞)内HGFK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药筛、病毒纯化及滴度测定。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VG9、VG9-EGFP及VG9-HGFK1对Hela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收集单个菌落,进行测序鉴定,与目标序列一致。HGFK1基因验证,电泳结果显示,在约800 bp处可见条带,HGFK1的大小为818 bp,与电泳结果相一致。重组型TK区验证,仅在2 291 bp处出现条带。免疫印迹结果证实了HGFK1基因的表达。通过滴度测定,VG9-HGFK1滴度为2×10~7 PFU/ml。MTT结果显示VG9-HGFK1对Hela细胞的杀伤效果高于VG9及VG9-EGFP。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溶瘤痘苗病毒VG9-HGFK1,其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为后续抗肿瘤实验打下了基础。
2020年03期 v.10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5K] - 徐晴晴;李珍;王爱玲;潘丽璇;邓煜川;任雅楠;马洁琼;陈凯;姚均;
目的分析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孕产妇病毒载量及耐药情况,探讨病毒载量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以云南、广西、新疆、四川和广东为研究地区,选择2016年3月-2019年6月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孕产妇产时血浆HIV病毒载量和婴儿干血斑HIV核酸,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析孕产妇产时HIV病毒载量与母婴传播的关系,并对孕产妇血浆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4对母婴,9个婴儿诊断为阳性,母婴传播率为8.7%(9/104)。与未发生母婴传播的母亲相比,发生母婴传播的母亲在产时的HIV病毒载量对数中值明显更高(4.18 vs 3.54,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IV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孕产妇均未发生母婴传播。91例孕产妇基因扩增成功,其中8例发生耐药,耐药率为8.8%(8/91)。结论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孕产妇病毒载量与母婴传播有直接关系,产时HIV病毒载量越高,发生母婴传播概率越大,提示对于高风险的孕产妇应尽早检测,对于HIV阳性孕产妇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减少母婴传播。同时,需进行耐药检测,为孕产妇提供更精准的干预措施。
2020年03期 v.10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蔡晓莉;邓西子;兰芸;聂源;李凌华;胡凤玉;李丽雅;唐小平;贾卫东;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医疗机构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016-2018年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外周血样本,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范围为2~1 222个/μl, 38.86%(265/682)的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200个/μl的比例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0,P=0.004)。不同确证年份、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感染途径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50岁年龄组病例发生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风险高于≤30岁年龄组(OR=3.21,95%CI=2.06~5.01,P<0.001);异性传播和传播途径为"其他"的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风险均高于同性传播感染者(OR=2.25,95%CI=1.59~3.18;OR=2.84,95%CI=1.77~4.56,P均<0.001)。结论广州市某医疗机构2016-2018年新确证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比例偏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应结合当地疫情,针对高危人群加强专题调查及宣传教育,提高检测覆盖率,早发现,早治疗。
2020年03期 v.10 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谭清;周仲辉;蔡琳;杨彤彤;王宗正;周锐峰;何盛华;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前、后血浆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4月就诊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疗成功的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ART前、后42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IP与基线特征及代谢指标的关系,并使用logistic回归对高风险AI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30例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ART前后,低(<0.1)、中(0.1~0.24)、高(>0.24)AIP发生率分别为:66.96%(154/230)、15.22%(35/230)、17.83%(41/230),61.74%(142/230)、16.09%(37/230)、22.17%(51/230),P均>0.05。ART前,AIP与基线空腹血糖、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相关性低(r<0.500),与甘油三酯(TG)(r=0.912,P<0.01),TG∶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973,P<0.01),总胆固醇(TC)∶HDL(r=0.670,P<0.01)呈中、高度正相关;与HDL-C(r=-0.602,P<0.01)呈负相关。ART后,AIP与基线空腹血糖、年龄、BMI以及与观察终点的上述血脂水平相关性结果类似。相对于BMI<24.9 kg/m~2,BMI≥25.0 kg/m~2(超重)是ART前、后高风险AIP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97(1.19~7.45),2.92(1.19~7.17)。结论 ART前后,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中、高风险AIP,AIP与年龄、BMI、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超重可能是高风险AIP的危险因素。
2020年03期 v.10 199-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任文静;高静;呼琴琴;
目的了解男性护士对HPV疫苗接种和推荐意愿的相关情况,为更好地推广HPV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内的男性护士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护士对HPV疫苗接种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愿意接种HPV疫苗的男性护士为9.80%(10/102),不愿意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只有女性需要接种,男性不需要(男性无患病风险),占96.74%(89/92),年龄较小(OR=1.71)是促进自身接种HPV疫苗的因素。愿意推荐接种HPV疫苗的男性护士为85.29%(87/102),未婚(OR=2.19)、学历本科及以上(OR=3.23)和在外科工作(OR=3.07)是促进推荐接种HPV疫苗的因素。结论男性护士对HPV疫苗的接种意愿较低,年龄为21~25岁可促进其接种意愿。男性护士推荐接种的意愿较高,未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在外科工作可提高HPV疫苗推荐接种意愿。应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自媒体和大众媒介加大对男性群体的HPV及其疫苗的健康教育力度。
2020年03期 v.10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赵秋虹;朱云;闫静;关晓蕾;李秋萍;谢正德;
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麻疹患儿的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结果,为麻疹预防和控制及消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疑似麻疹患儿的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用χ~2检验对不同年龄组或性别患儿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和病房共送检疑似麻疹患儿的血标本3 282份,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37.9%(1 243/3 282);<8月龄,8月龄~3岁,3~6岁和>6岁年龄组患儿的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8.7%(368/756)、37.1%(716/1 932)、29.7%(92/310)和23.6%(67/284),<8月龄年龄组患儿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χ~2=72.537,P<0.000 1),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组增长而逐渐降低(Z=8.276 856,P<0.000 1);2014年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数最多,占阳性病例总数的48.1%(598/1 243),2-5月份是阳性病例较为集中月份。结论 2011-2019年北京儿童医院麻疹阳性病例数保持较低水平(2014年和2015年除外),应继续加强麻疹监测和麻疹疫苗接种,尤其是继续保持和提高8月龄以上儿童疫苗接种率,并提倡婴幼儿尤其是8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接种麻疹疫苗。
2020年03期 v.10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刘思宇;陈晓红;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的推陈出新,进一步提升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降低了疾病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从而延长了患者的寿命。但在ART方案广泛应用的同时,肝脏疾病已成为引起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非AIDS相关死亡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传播途径相同,HBV、HCV与HIV合并感染最为常见。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BV、HCV与HIV合并感染可促进肝脏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改变,增加HBV DNA、HCV RNA的复制及CD4~+T淋巴细胞的破坏,并可增加ART相关药物的肝脏毒性风险,最终加速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肝病的进程。为更全面地了解HIV与HBV、HCV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针对其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结局及治疗进展做以下综述,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2020年03期 v.10 21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宋思奇;张磊亮;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以蚊虫作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性疾病。CHIKV呈地方周期性暴发且主要集中于非洲和亚洲,感染CHIKV的患者会出现高热、关节疼痛、皮疹等临床症状。近几年,该病毒开始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地重新大规模流行暴发,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CHIKV疫情不断地重复暴发,对CHIKV疫苗的研制与开发产生了迫切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为CHIKV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向,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经过许可的疫苗能够有效地对抗CHIKV,本文对2016年至今针对CHIKV疫苗候选的研究进展以及不同的研发策略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对CHIKV疫苗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2020年03期 v.10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宁铁林;郑敏娜;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19, COVID-19)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不明原因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对未知病原体的鉴定时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被快速破译,病毒来源、生物学特征和感染机制等信息得以初步揭示,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以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和病毒基因测序为代表的核酸检测方法是COVID-19诊断的重要手段,在发现传染源、控制疾病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核酸检测在COVID-19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2020年03期 v.10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韩成钰;王欣;李侗曾;
作为临床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一,依非韦伦在具有高度抗病毒活性的同时,也有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该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比例可高达2.1%。目前,已有多个试图解释依非韦伦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的假说。此外,依非韦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剂量在不同个体间差异颇大,且该差异主要由依非韦伦代谢过程中,部分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所导致的药物代谢变异而决定。而基于基因多态性检测的个体化依非韦伦治疗,已经在临床研究中有力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综述依非韦伦的疗效和安全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机制,归纳了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体化用药具体措施,为优化依非韦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020年03期 v.10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