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指南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对于IIV,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2023年01期 v.13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对于IIV,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2023年01期 v.13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动态

  • 发热门诊扩容和简化流程操作指南

    <正>一、关于发热门诊扩容1.要确保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不得以收治阳性感染者为由随意关闭发热门诊(诊室)。2.尽可能增加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和诊室数量,调动全院各科室医护力量,合理编组建立梯队支援发热门诊诊疗工作。3.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展馆等场所,改造设立临时发热门诊,快速分流诊治普通发热患者,缓解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压力。二、关于简化发热门诊流程4.优化设置布局,发热门诊可不再设置“三区两通道”。5.落实个人防护,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应当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6.做好分级诊疗,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

    2023年01期 v.1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发热门诊扩容和简化流程操作指南

    <正>一、关于发热门诊扩容1.要确保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不得以收治阳性感染者为由随意关闭发热门诊(诊室)。2.尽可能增加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和诊室数量,调动全院各科室医护力量,合理编组建立梯队支援发热门诊诊疗工作。3.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体育场馆、展馆等场所,改造设立临时发热门诊,快速分流诊治普通发热患者,缓解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压力。二、关于简化发热门诊流程4.优化设置布局,发热门诊可不再设置“三区两通道”。5.落实个人防护,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应当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6.做好分级诊疗,按照“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的原则,

    2023年01期 v.13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 2022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正>2022年11月(2022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67 973例,死亡1 870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2 901例,报告死亡1 87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104 438例,报告死亡53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发病62 723例,报告死亡7人)、肺结核(报告发病48 352例,报告死亡333人)、梅毒(报告发病35 152例,报告死亡3人)及淋病(报告发病7 630例,报告死亡0人),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本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62 723例,死亡7人。

    2023年01期 v.13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 2022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正>2022年11月(2022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67 973例,死亡1 870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2 901例,报告死亡1 87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104 438例,报告死亡53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发病62 723例,报告死亡7人)、肺结核(报告发病48 352例,报告死亡333人)、梅毒(报告发病35 152例,报告死亡3人)及淋病(报告发病7 630例,报告死亡0人),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本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62 723例,死亡7人。

    2023年01期 v.13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 2022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正>2022年12月(2022年12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8 907例,死亡2 38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21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8 573例,报告死亡2 38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72 630例,报告死亡51人)、肺结核(报告发病33 951例,报告死亡316人)、梅毒(报告发病24 367例,报告死亡4人)、淋病(报告发病6 027例,报告死亡0人)及艾滋病(报告发病5 264例,报告死亡1 987人),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6%。

    2023年01期 v.1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2022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正>2022年12月(2022年12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8 907例,死亡2 38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21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8 573例,报告死亡2 38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72 630例,报告死亡51人)、肺结核(报告发病33 951例,报告死亡316人)、梅毒(报告发病24 367例,报告死亡4人)、淋病(报告发病6 027例,报告死亡0人)及艾滋病(报告发病5 264例,报告死亡1 987人),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6%。

    2023年01期 v.13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操作指南

    <正>一、总体原则(一)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二)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策略,及时发现重症高风险人群中的感染者。(三)疫情流行期间,核酸检测应以“单采单检”为主。二、检测对象(一)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二)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被照护人员和进入场所的外来人员。(三)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3岁及以下婴幼儿和伤残人士等人群。(四)重点机构、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五)有检测需求的普通社区居民。三、重点机构人员检测(一)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开展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2023年01期 v.13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操作指南

    <正>一、总体原则(一)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二)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策略,及时发现重症高风险人群中的感染者。(三)疫情流行期间,核酸检测应以“单采单检”为主。二、检测对象(一)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二)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被照护人员和进入场所的外来人员。(三)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3岁及以下婴幼儿和伤残人士等人群。(四)重点机构、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五)有检测需求的普通社区居民。三、重点机构人员检测(一)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开展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2023年01期 v.13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培训操作指南

    <正>一、培训对象包括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及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健康、海关、医保、中医药、药监、疾控等疫情防控相关行政管理人员,从事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疫情监测、宣传引导等疫情防控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一线人员。二、培训内容1.“乙类乙管”实施背景。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背景情况,特别是对三年来疫情防控重要成果经验、当前病毒特点、疫情形势、疫苗接种、医疗资源准备等进行详细解读,充分说明实施“乙类乙管”的科学性和必要性。2.应对准备措施。重点培训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等措施内容,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地方、行业的实际情况突出培训重点。

    2023年01期 v.13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培训操作指南

    <正>一、培训对象包括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及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健康、海关、医保、中医药、药监、疾控等疫情防控相关行政管理人员,从事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疫情监测、宣传引导等疫情防控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一线人员。二、培训内容1.“乙类乙管”实施背景。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背景情况,特别是对三年来疫情防控重要成果经验、当前病毒特点、疫情形势、疫苗接种、医疗资源准备等进行详细解读,充分说明实施“乙类乙管”的科学性和必要性。2.应对准备措施。重点培训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等措施内容,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地方、行业的实际情况突出培训重点。

    2023年01期 v.13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宣传教育操作指南

    <正>一、宣传教育重点1.讲清楚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是在深入分析病毒特性、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国内外防控策略调整探索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2.讲清楚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宣传解读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以及医疗资源准备、药品储备、分级分类救治、疫苗接种、检测监测、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点场所防控等具体举措。3.讲清楚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行动,倡导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护卫自身健康、家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3年01期 v.1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宣传教育操作指南

    <正>一、宣传教育重点1.讲清楚实施“乙类乙管”政策是在深入分析病毒特性、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和国内外防控策略调整探索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2.讲清楚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宣传解读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以及医疗资源准备、药品储备、分级分类救治、疫苗接种、检测监测、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点场所防控等具体举措。3.讲清楚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行动,倡导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担负起护卫自身健康、家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3年01期 v.13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论著

  • 个案管理模式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单濛;阿热祖·肉孜呢亚孜;胡晓敏;陈浩;叶富秀;艾克热木·艾尔肯;倪明健;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个案管理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效果,为建立精准有效的个体化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新疆伊犁州第二人民医院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1∶1匹配分为个案管理组(977例)与常规干预组(977例),开展为期18个月的治疗随访。常规干预组进行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实验室检测;个案管理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开展个案管理,包括全面评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一对一”服务计划,提供持续的医疗、社会及心理支持,定期监测病毒载量、CD4~+T细胞水平、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访结束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者个案管理模式的ART效果及影响ART效果的因素。结果 随访结束后,个案管理组与常规干预组发生病毒学失败的患者分别为64例(64/977,6.6%)和104例(104/977,10.6%),发生免疫学失败的患者分别为48例(48/971,4.9%)和80例(80/97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值分别为10.233和8.42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个案管理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发生病毒学失败(OR=0.617,95%CI:0.441~0.862)以及免疫学失败(OR=0.642,95%CI:0.417~0.989)的风险较低,其他影响ART效果的保护因素包括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以及ART一线方案,危险因素包括注射吸毒、临床晚期、确证-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结论 个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ART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效果,作为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HIV感染者随访管理的服务质量。针对注射吸毒、临床晚期以及确证-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应进一步加强随访管理。

    2023年01期 v.13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 个案管理模式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单濛;阿热祖·肉孜呢亚孜;胡晓敏;陈浩;叶富秀;艾克热木·艾尔肯;倪明健;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个案管理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效果,为建立精准有效的个体化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新疆伊犁州第二人民医院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1∶1匹配分为个案管理组(977例)与常规干预组(977例),开展为期18个月的治疗随访。常规干预组进行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实验室检测;个案管理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开展个案管理,包括全面评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一对一”服务计划,提供持续的医疗、社会及心理支持,定期监测病毒载量、CD4~+T细胞水平、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访结束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者个案管理模式的ART效果及影响ART效果的因素。结果 随访结束后,个案管理组与常规干预组发生病毒学失败的患者分别为64例(64/977,6.6%)和104例(104/977,10.6%),发生免疫学失败的患者分别为48例(48/971,4.9%)和80例(80/97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值分别为10.233和8.42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个案管理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发生病毒学失败(OR=0.617,95%CI:0.441~0.862)以及免疫学失败(OR=0.642,95%CI:0.417~0.989)的风险较低,其他影响ART效果的保护因素包括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以及ART一线方案,危险因素包括注射吸毒、临床晚期、确证-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结论 个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ART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效果,作为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HIV感染者随访管理的服务质量。针对注射吸毒、临床晚期以及确证-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应进一步加强随访管理。

    2023年01期 v.13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 新疆某地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差异性分析

    阿热祖·肉孜呢亚孜;单濛;胡晓敏;倪明健;

    目的 了解新疆某地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且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中的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抗病毒治疗失败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两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队列研究中,分别随访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者960例和527例,总随访2 008.50人·年。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从322个/mm~3和309个/mm~3增长到616个/mm~3和501个/mm~3。注射吸毒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免疫学失败率和病毒学失败率均高于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6.19%vs10.42%,χ~2=64.59,P<0.01;12.52%vs 8.85%,χ~2=4.92,P=0.03);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免疫学失败和病毒学失败的风险比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高(aHR=2.75,95%CI:2.12~3.56;aHR=1.40,95%CI:1.01~1.96)。基线CD4~+T细胞计数200~349个/mm~3(aHR=2.07,95%CI:1.17~3.66)、<200个/mm~3(aHR=2.51,95%CI:1.39~4.52)、目前使用二线治疗方案(aHR=1.56,95%CI:1.12~2.21)、临床分期为Ⅲ期(aHR=3.01,95%CI:1.72~5.26)、Ⅳ期(aHR=3.85,95%CI:1.38~10.71)为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年龄30~49岁(aHR=0.67,95%CI:0.46~0.97)、≥50岁(aHR=0.24,95%CI:0.07~0.77)是保护因素。结论 经过抗病毒治疗,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学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治疗效果比注射吸毒者好,且CD4~+T细胞计数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应加强针对注射吸毒者的监测及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2023年01期 v.1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新疆某地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差异性分析

    阿热祖·肉孜呢亚孜;单濛;胡晓敏;倪明健;

    目的 了解新疆某地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伊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且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中的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间抗病毒治疗失败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两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队列研究中,分别随访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者960例和527例,总随访2 008.50人·年。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从322个/mm~3和309个/mm~3增长到616个/mm~3和501个/mm~3。注射吸毒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免疫学失败率和病毒学失败率均高于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6.19%vs10.42%,χ~2=64.59,P<0.01;12.52%vs 8.85%,χ~2=4.92,P=0.03);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免疫学失败和病毒学失败的风险比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高(aHR=2.75,95%CI:2.12~3.56;aHR=1.40,95%CI:1.01~1.96)。基线CD4~+T细胞计数200~349个/mm~3(aHR=2.07,95%CI:1.17~3.66)、<200个/mm~3(aHR=2.51,95%CI:1.39~4.52)、目前使用二线治疗方案(aHR=1.56,95%CI:1.12~2.21)、临床分期为Ⅲ期(aHR=3.01,95%CI:1.72~5.26)、Ⅳ期(aHR=3.85,95%CI:1.38~10.71)为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年龄30~49岁(aHR=0.67,95%CI:0.46~0.97)、≥50岁(aHR=0.24,95%CI:0.07~0.77)是保护因素。结论 经过抗病毒治疗,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学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治疗效果比注射吸毒者好,且CD4~+T细胞计数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应加强针对注射吸毒者的监测及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2023年01期 v.1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北京市某入境航班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黄立勇;苏微;王海滨;田甜;张士尧;孙灵利;齐啸;要茂盛;马建新;

    目的 分析某入境航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输入性病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北京市2021年8月6日某入境航班所有入境人员的航班座位信息、入住隔离酒店、转运车辆、入境到就医的历次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入住酒店、转运车辆、航班座位等聚集性信息,分析本次航班出现多次阳性人员的可能原因。结果 本次入境航班共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5人,15人归国前均有48 h内核酸阴性结果。初筛阳性时间最早为入境当天,最长为入境第13天,中位数为入境后第3天。入境后8名阳性者的核酸结果在2家机构出现不一致情况,且阳性结果多位于临界值。6名阳性者的初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即高于100(s/co),且呈现下降趋势。未发现15人因转运车辆、隔离房间等原因导致的聚集发病。结论 入境早期的核酸筛查能检出大多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病例,但应考虑对初筛结果可疑的入境人员采取血清抗体和核酸检测联合筛查策略以区分既往与现症感染。

    2023年01期 v.1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 北京市某入境航班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黄立勇;苏微;王海滨;田甜;张士尧;孙灵利;齐啸;要茂盛;马建新;

    目的 分析某入境航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输入性病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北京市2021年8月6日某入境航班所有入境人员的航班座位信息、入住隔离酒店、转运车辆、入境到就医的历次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入住酒店、转运车辆、航班座位等聚集性信息,分析本次航班出现多次阳性人员的可能原因。结果 本次入境航班共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5人,15人归国前均有48 h内核酸阴性结果。初筛阳性时间最早为入境当天,最长为入境第13天,中位数为入境后第3天。入境后8名阳性者的核酸结果在2家机构出现不一致情况,且阳性结果多位于临界值。6名阳性者的初次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即高于100(s/co),且呈现下降趋势。未发现15人因转运车辆、隔离房间等原因导致的聚集发病。结论 入境早期的核酸筛查能检出大多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病例,但应考虑对初筛结果可疑的入境人员采取血清抗体和核酸检测联合筛查策略以区分既往与现症感染。

    2023年01期 v.1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 山东省2020—2021年蚊虫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率及系统进化分析

    吴云姣;范智玉;刘桂芳;任沿梅;林小娟;王根延;陶泽新;

    目的 了解山东省蚊虫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的感染情况、基因型及遗传变异特征,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1年8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临沂市莒南县、东营市垦利区采用紫外诱蚊灯和电动吸蚊器采集蚊虫标本。对蚊虫标本进行研磨,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蚊虫标本中的JEV,采用最大似然法对蚊虫中JEV感染率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估算。将JEV阳性标本进行E基因和PrM基因的RT-PCR扩增及测序,并使用Bioedit 7.0和Mega 11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年2次共采集蚊虫6种737批37 45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31 452只(83.97%),其次为骚扰阿蚊2 508只(6.70%)、中华按蚊2 468只(6.59%)、淡色库蚊970只(2.59%)、伊蚊40只(0.11%)和二帯喙库蚊17只(0.04%)。将所有蚊虫分为737批进行检测,其中53批JEV核酸阳性,2020年和2021年山东省监测点蚊虫JEV总体感染率分别为0.19%(0.13%,0.26%)和0.14%(0.09%,0.22%),按地区分布JEV感染率最高的是微山2020年采集的蚊虫,达0.84%(0.51%,1.33%)。基于E基因和PrM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山东JEV序列均属于基因1型G1-b亚型,但属于多个不同的小分支谱系。结论 山东省近年蚊虫感染基因1型JEV,不同地区的蚊虫中JEV感染率差异较大。蚊虫中JEV的持续存在凸显了保持乙脑疫苗高接种率的重要性。

    2023年01期 v.1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山东省2020—2021年蚊虫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率及系统进化分析

    吴云姣;范智玉;刘桂芳;任沿梅;林小娟;王根延;陶泽新;

    目的 了解山东省蚊虫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的感染情况、基因型及遗传变异特征,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2020年8月和2021年8月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临沂市莒南县、东营市垦利区采用紫外诱蚊灯和电动吸蚊器采集蚊虫标本。对蚊虫标本进行研磨,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蚊虫标本中的JEV,采用最大似然法对蚊虫中JEV感染率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估算。将JEV阳性标本进行E基因和PrM基因的RT-PCR扩增及测序,并使用Bioedit 7.0和Mega 11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年2次共采集蚊虫6种737批37 45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31 452只(83.97%),其次为骚扰阿蚊2 508只(6.70%)、中华按蚊2 468只(6.59%)、淡色库蚊970只(2.59%)、伊蚊40只(0.11%)和二帯喙库蚊17只(0.04%)。将所有蚊虫分为737批进行检测,其中53批JEV核酸阳性,2020年和2021年山东省监测点蚊虫JEV总体感染率分别为0.19%(0.13%,0.26%)和0.14%(0.09%,0.22%),按地区分布JEV感染率最高的是微山2020年采集的蚊虫,达0.84%(0.51%,1.33%)。基于E基因和PrM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山东JEV序列均属于基因1型G1-b亚型,但属于多个不同的小分支谱系。结论 山东省近年蚊虫感染基因1型JEV,不同地区的蚊虫中JEV感染率差异较大。蚊虫中JEV的持续存在凸显了保持乙脑疫苗高接种率的重要性。

    2023年01期 v.1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基于微博数据的2022年我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的情绪分析

    李怡;赵怡楠;熊鹰;姚宁;周爽;张春华;周春碚;

    目的 探讨重庆市报告2022年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后新浪微博用户的情绪特点,为做好正确情绪引导和疾病防控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微博平台下的微热点情绪分析模块,于2022年9月21日对以“重庆+猴痘”为关键词的微博数据源进行挖掘和情绪判别,排除已删除微博,并开展该关键词的各类情绪声量对比及其在不同属性(性别、认证类型)微博用户中所占比例的分析。结果 共获取相关微博数194 974条,其中中性情绪和愤怒情绪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80 088条(占41.08%)和41 385条(占21.23%)。女性微博用户的情绪更为敏感,其中愤怒和悲伤情绪分别为32 760条(占23.12%)和16 113条(占11.37%)。敏感情绪所占比例较低的用户类型为拥有2 000个以上粉丝的微博用户。情绪判别中出现较多的正面高频词为“健康”“坚持”和“容易”,负面高频词为“疫情”“病毒”和“吓人”。结论 基于微博数据的情绪分析展示了微博用户参与猴痘话题讨论的情绪特点。女性在猴痘病例讨论中的情绪表现更为敏感,粉丝较多的微博用户的情绪表现更为谨慎,应注重对这两类人群的情绪正向引导。

    2023年01期 v.13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基于微博数据的2022年我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的情绪分析

    李怡;赵怡楠;熊鹰;姚宁;周爽;张春华;周春碚;

    目的 探讨重庆市报告2022年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后新浪微博用户的情绪特点,为做好正确情绪引导和疾病防控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微博平台下的微热点情绪分析模块,于2022年9月21日对以“重庆+猴痘”为关键词的微博数据源进行挖掘和情绪判别,排除已删除微博,并开展该关键词的各类情绪声量对比及其在不同属性(性别、认证类型)微博用户中所占比例的分析。结果 共获取相关微博数194 974条,其中中性情绪和愤怒情绪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80 088条(占41.08%)和41 385条(占21.23%)。女性微博用户的情绪更为敏感,其中愤怒和悲伤情绪分别为32 760条(占23.12%)和16 113条(占11.37%)。敏感情绪所占比例较低的用户类型为拥有2 000个以上粉丝的微博用户。情绪判别中出现较多的正面高频词为“健康”“坚持”和“容易”,负面高频词为“疫情”“病毒”和“吓人”。结论 基于微博数据的情绪分析展示了微博用户参与猴痘话题讨论的情绪特点。女性在猴痘病例讨论中的情绪表现更为敏感,粉丝较多的微博用户的情绪表现更为谨慎,应注重对这两类人群的情绪正向引导。

    2023年01期 v.13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柯萨奇病毒A组10型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灭活验证中的应用

    张宇昊;杨婷;李华;岳磊;向虹;谢天宏;张也;谢忠平;

    目的 建立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病毒颗粒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对病毒的灭活进行辅助验证。方法 在非洲绿猴肾细胞(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 cell,Vero)、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human malignant embryonic rhabdomyoma cells,RD)、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African green monkey embryonic kidney cells,MA104)三种细胞上检测病毒滴度,绘制滴度曲线确定最敏感细胞;以兔抗CVA10多克隆抗体为一抗、Alexa Fluor~? 594偶联的山羊抗兔IgG为荧光二抗,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CVA10的免疫荧光方法,并与灭活验证中细胞盲传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D细胞为CVA10最敏感细胞,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100,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病毒感染RD细胞后24 h可检测到的病毒量下限为50 CCID_(50)/ml,感染4 d时的检测下限为0.5 CCID_(50)/ml。Vero细胞为CVA10的较敏感细胞,相同条件下,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24 h可检测到的病毒下限为80 CCID_(50)/ml,5 d时的检测下限为1 CCID_(50)/ml。灭活验证中,免疫荧光结果与细胞盲传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CVA10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可辅助细胞盲传实验进行灭活验证。

    2023年01期 v.13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柯萨奇病毒A组10型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灭活验证中的应用

    张宇昊;杨婷;李华;岳磊;向虹;谢天宏;张也;谢忠平;

    目的 建立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病毒颗粒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对病毒的灭活进行辅助验证。方法 在非洲绿猴肾细胞(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 cell,Vero)、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细胞(human malignant embryonic rhabdomyoma cells,RD)、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African green monkey embryonic kidney cells,MA104)三种细胞上检测病毒滴度,绘制滴度曲线确定最敏感细胞;以兔抗CVA10多克隆抗体为一抗、Alexa Fluor~? 594偶联的山羊抗兔IgG为荧光二抗,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检测CVA10的免疫荧光方法,并与灭活验证中细胞盲传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RD细胞为CVA10最敏感细胞,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100,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病毒感染RD细胞后24 h可检测到的病毒量下限为50 CCID_(50)/ml,感染4 d时的检测下限为0.5 CCID_(50)/ml。Vero细胞为CVA10的较敏感细胞,相同条件下,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24 h可检测到的病毒下限为80 CCID_(50)/ml,5 d时的检测下限为1 CCID_(50)/ml。灭活验证中,免疫荧光结果与细胞盲传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CVA10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可辅助细胞盲传实验进行灭活验证。

    2023年01期 v.13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 不同感染方式致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感染情况研究

    任秀秀;李实实;苏文浩;赵婷婷;王轶男;王晓杰;黄秋芳;张晓焕;卫江波;

    目的 评价自然感染和破损感染两种不同的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2)感染方式建立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模型的效果和疾病特点。方法 将78只体质量为300~350 g的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自然接种DMEM对照组(n=6)、破损接种DMEM对照组(n=6)、自然感染HSV-2组(n=30)和破损感染HSV-2组(n=30)。对自然感染DMEM组、自然感染HSV-2组通过自然感染方式分别向阴道内接种DMEM(0.1 ml)和HSV-2病毒稀释液(剂量为1×10~5 PFU/只),对破损感染DMEM组、破损感染HSV-2组通过破损感染方式分别向阴道内接种DMEM(0.1 ml)和HSV-2病毒稀释液(剂量为1×10~5 PFU/只)。感染3 d后采集阴道样本检测HSV-2 DNA拷贝,观察急性感染期内两组豚鼠每天的症状并进行评分量化。通过比较2组豚鼠间的感染率、发病率、病程时长、发病频次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等指标,对两种病毒感染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自然感染和破损感染所致豚鼠的HSV-2感染率分别为96.67%(29/30)、100.00%(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但是,同自然感染组比较,破损感染所致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96.67%vs 56.67%,χ~2=17.865,P<0.01)、病程天数[6 (4,8) vs 1 (0,3),Z=4.852,P<0.01]、发病频次[2 (1,2.25) vs 1 (0,2),Z=4.047,P<0.01]和症状严重程度[每日症状平均得分:1.80(1.10,2.15)vs 0.33(0.00,0.87),Z=3.625,P<0.01]均显著增高。结论 向豚鼠阴道部位接种HSV-2病毒建立评价HSV-2生殖器疱疹疾病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效果的动物模型,自然感染方式比破损感染方式更加适用。

    2023年01期 v.13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 不同感染方式致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感染情况研究

    任秀秀;李实实;苏文浩;赵婷婷;王轶男;王晓杰;黄秋芳;张晓焕;卫江波;

    目的 评价自然感染和破损感染两种不同的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2)感染方式建立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模型的效果和疾病特点。方法 将78只体质量为300~350 g的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自然接种DMEM对照组(n=6)、破损接种DMEM对照组(n=6)、自然感染HSV-2组(n=30)和破损感染HSV-2组(n=30)。对自然感染DMEM组、自然感染HSV-2组通过自然感染方式分别向阴道内接种DMEM(0.1 ml)和HSV-2病毒稀释液(剂量为1×10~5 PFU/只),对破损感染DMEM组、破损感染HSV-2组通过破损感染方式分别向阴道内接种DMEM(0.1 ml)和HSV-2病毒稀释液(剂量为1×10~5 PFU/只)。感染3 d后采集阴道样本检测HSV-2 DNA拷贝,观察急性感染期内两组豚鼠每天的症状并进行评分量化。通过比较2组豚鼠间的感染率、发病率、病程时长、发病频次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等指标,对两种病毒感染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自然感染和破损感染所致豚鼠的HSV-2感染率分别为96.67%(29/30)、100.00%(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但是,同自然感染组比较,破损感染所致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96.67%vs 56.67%,χ~2=17.865,P<0.01)、病程天数[6 (4,8) vs 1 (0,3),Z=4.852,P<0.01]、发病频次[2 (1,2.25) vs 1 (0,2),Z=4.047,P<0.01]和症状严重程度[每日症状平均得分:1.80(1.10,2.15)vs 0.33(0.00,0.87),Z=3.625,P<0.01]均显著增高。结论 向豚鼠阴道部位接种HSV-2病毒建立评价HSV-2生殖器疱疹疾病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效果的动物模型,自然感染方式比破损感染方式更加适用。

    2023年01期 v.13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短篇论著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比较

    甄博珺;田祎;邹林;高翔;张萍;张靖;张扬;郭晓晨;高志勇;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医院肠道门诊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样本,使用ELISA和实时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采用G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ELISA和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的样本。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Kappa和Spearman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共采集1 412份粪便样本,其中155份ELISA检测阳性,166份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Kappa检验,Kappa=0.954>0.75,说明这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一致性良好。ELISA法的吸光度A值呈偏态分布,实时荧光PCR法的Ct值类似正态分布,Spearman相关系数r=0.088,P=0.278,Ct值和吸光度A值无相关性。有13份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仅有1份为ELSIA阳性、实时荧光PCR阴性,12份均为ELSIA阴性、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10份有GP分型结果,4份为G2 [P4],4份为G9 [P8],1份为混合感染G2/9 [P4],1份为未分型。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的一致性良好,但ELISA吸光度A值和实时荧光PCR Ct值无相关性,不能通过任何一种方法结果数值来推断另一种方法的结果数值。基因分型结果提示ELISA阴性、实时荧光PCR阳性的样本可能与G2 [P4]型别的毒株与检测抗体的匹配度不是很高有关。

    2023年01期 v.13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比较

    甄博珺;田祎;邹林;高翔;张萍;张靖;张扬;郭晓晨;高志勇;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医院肠道门诊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样本,使用ELISA和实时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采用G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ELISA和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的样本。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Kappa和Spearman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共采集1 412份粪便样本,其中155份ELISA检测阳性,166份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Kappa检验,Kappa=0.954>0.75,说明这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一致性良好。ELISA法的吸光度A值呈偏态分布,实时荧光PCR法的Ct值类似正态分布,Spearman相关系数r=0.088,P=0.278,Ct值和吸光度A值无相关性。有13份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仅有1份为ELSIA阳性、实时荧光PCR阴性,12份均为ELSIA阴性、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10份有GP分型结果,4份为G2 [P4],4份为G9 [P8],1份为混合感染G2/9 [P4],1份为未分型。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的一致性良好,但ELISA吸光度A值和实时荧光PCR Ct值无相关性,不能通过任何一种方法结果数值来推断另一种方法的结果数值。基因分型结果提示ELISA阴性、实时荧光PCR阳性的样本可能与G2 [P4]型别的毒株与检测抗体的匹配度不是很高有关。

    2023年01期 v.13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2016—2020年常州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就诊患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范萍;王珥梅;陈宝林;姚萍;陈小岳;盛军利;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常州市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16—2020年常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上报的所有食源性疾病病原学检测信息,描述诺如病毒在不同人群、季节、进食场所、可疑暴露食品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常州市4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门诊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3 12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标本188份,检出率为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年龄、职业间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值分别为26.364、23.923、30.339,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和季节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Wald χ~2=25.113、20.890,P均<0.01),其中职业为学龄前儿童的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9.0%(OR=2.120),春、秋季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夏、冬季,出现两次高峰。结论 春、秋季是常州市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低年龄的儿童为重点人群,应加强公众科普宣传教育,提高诺如病毒监测检测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023年01期 v.1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2016—2020年常州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就诊患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范萍;王珥梅;陈宝林;姚萍;陈小岳;盛军利;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常州市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16—2020年常州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上报的所有食源性疾病病原学检测信息,描述诺如病毒在不同人群、季节、进食场所、可疑暴露食品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常州市4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门诊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3 12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标本188份,检出率为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年龄、职业间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值分别为26.364、23.923、30.339,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和季节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Wald χ~2=25.113、20.890,P均<0.01),其中职业为学龄前儿童的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9.0%(OR=2.120),春、秋季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夏、冬季,出现两次高峰。结论 春、秋季是常州市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低年龄的儿童为重点人群,应加强公众科普宣传教育,提高诺如病毒监测检测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023年01期 v.1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综述

  • 人巨细胞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代艳文;吴大富;杨晓东;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β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是已知最大的人类病毒之一。HCM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人群中血清阳性率为40%~100%。HCMV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影响较小,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个体中,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预防HCMV感染的有效疫苗,已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和莱特莫韦)是唯一可行的抗HCMV方法。但在临床使用中,因为这些药物存在口服生物利用率低、抗病毒活性中等和耐药性等特点,极大限制了其临床治疗效用,亟需研发新的HCMV抑制剂。HCMV包含多种自身编码的蛋白质和不完全确定数量的宿主细胞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其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靶向病毒蛋白和宿主蛋白两个方面,对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抑制剂和正在研究的新型抑制剂进行综述,为HCMV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3年01期 v.13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人巨细胞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代艳文;吴大富;杨晓东;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β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是已知最大的人类病毒之一。HCM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人群中血清阳性率为40%~100%。HCMV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影响较小,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个体中,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预防HCMV感染的有效疫苗,已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和莱特莫韦)是唯一可行的抗HCMV方法。但在临床使用中,因为这些药物存在口服生物利用率低、抗病毒活性中等和耐药性等特点,极大限制了其临床治疗效用,亟需研发新的HCMV抑制剂。HCMV包含多种自身编码的蛋白质和不完全确定数量的宿主细胞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其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靶向病毒蛋白和宿主蛋白两个方面,对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抑制剂和正在研究的新型抑制剂进行综述,为HCMV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3年01期 v.13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病例报道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合并脑脱髓鞘病变1例报告

    张朋垒;陈鹏;付博伦;段建平;

    <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irus,SFTS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热、血小板减少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常伴随食欲差、恶心、腹泻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当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预示着病情重,死亡率高,需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1病例患者,男,65岁,因发热1 d于青岛市某医院就诊,出现食欲极差、恶心、腹泻等症状。因其有蜱虫叮咬史,发热原因待查,考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于2021年9月1日至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检测SFTSV-RNA阳性,

    2023年01期 v.1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合并脑脱髓鞘病变1例报告

    张朋垒;陈鹏;付博伦;段建平;

    <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irus,SFTS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热、血小板减少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常伴随食欲差、恶心、腹泻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当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时,预示着病情重,死亡率高,需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治疗。1病例患者,男,65岁,因发热1 d于青岛市某医院就诊,出现食欲极差、恶心、腹泻等症状。因其有蜱虫叮咬史,发热原因待查,考虑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于2021年9月1日至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检测SFTSV-RNA阳性,

    2023年01期 v.1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下载本期数据